A級旅游景區累計接待游客113.64萬人次、營業收入2515.69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0.56%、14.98%;19家重點監測商貿企業實現銷售額6.28億元,同比增長7.9%……今年“五一”假期,徐州市泉山區假日經濟表現亮眼。文旅消費與商貿經濟同出彩,泉山文商旅融合憑實力“出圈”。
在徐州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中,泉山區已連續4年位列第一等次,實現主城區“四連冠”。如今,泉山全力沖刺“千億級實力城區”、現代產業強區、開放引領之區、消費活力之區,打造徐州城區經濟“領頭羊”。“圍繞邁向‘千億級’、打造‘四個區’的目標定位,我們將更加鞏固作為徐州綜合實力最強的主城區地位,以更加堅定的信心在全市大局中多作貢獻,以更加高昂的士氣在全國、全省發展中爭先進位。”徐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泉山區委書記,徐州淮海國際港務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李勇說。
5月9日,泉山區珠山數字經濟產業園無人機培訓基地啟用,可提供考取中國民用航空局相關執照的全流程服務。4月初,泉山低空一體化服務平臺試運營。“14臺無人機全天候提供政務服務,平臺未來還計劃在交通出行等方面發力,把服務觸角延伸到百姓身邊。”徐州市低空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王玉慶介紹。
緊盯科創前沿,搶抓產業“風口”,泉山充分發揮珠山數字經濟產業園、淮海科技城等創新園區的引領作用,在算力應用、智能制造、智能交互、數字安全、數字醫療等領域不斷突破,形成人工智能、數字經濟、低空經濟產業鏈。
走進今年新成立的江蘇智鵬時代交能科技有限公司,公司CEO李鵬向記者展示最新成果:智能巡檢小車應用超聲波雷達和自建大模型,可對軌道交通的焊縫進行檢測。“原來靠人工步行觀察,現在只需遠程操控,大大降低了檢測時間和誤報率,目前徐州地鐵方面正與我們洽談合作。”李鵬說。
如今在泉山,一批新興產業領域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公司聚焦數字網絡安全,迎來爆發式增長,今年一季度營收超過去年全年60%。”江蘇云天網絡安全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戴憲宇透露。
今年一季度,泉山新注冊數字經濟企業170家,同比增長37.1%。泉山區數據局局長馬雪雪表示,圍繞“扛起全市數字經濟發展大旗、當好主陣地”定位,今年泉山區定下“兩個一百”的目標,即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規上企業突破100家、營收突破100億元。
坐擁徐州淮海國際港務區的泉山區,也是徐州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陣地。從這里啟程,徐州中歐班列已常態化開行18條線路,通達歐亞21個國家的50多個城市。此外,港務區內數字貿易產業園實現“四個首創”:落地全國首單“中歐班列+市場采購貿易”業務、完成徐州首單二手車出口、開通徐州首列跨境菜鳥專列、建成徐州首個跨境選品中心。該產業園業務負責人王宇龍介紹,目前園區累計注冊企業45家,成功引進阿里巴巴全球速賣通、全球貿易通運營中心、納斯機構3大行業龍頭,創新構建“一般貿易+市場采購+跨境電商”服務體系,本地商品出口占比達70%,助力徐州及淮海經濟區企業出海遠洋。
放大開放平臺優勢,泉山用好“徐州最美”的云龍山水資源,延展出一條“環湖經濟帶”。“五一”假期,云龍湖景區接待游客59萬人、同比增長47.5%。
“原來的水族館正在改造,預計6月開放,云龍山磁懸浮滑道建設也在推進,‘彭城風華’湖上實景演出提檔升級,一票難求。”泉山區金山街道辦事處主任郭迪說,“環湖經濟帶”的新動作、大動作不斷,未來將重點打好文化旅游、高端商貿、數字產業“三張牌”。
從“環湖經濟帶”到中部、南部、西部三個商圈,泉山構建起“三圈一帶”的消費版圖。新近開業的徐州首家京東奧萊,帶動首店首發經濟,開業首日其所屬徐州三胞國際廣場客流達8萬人次、創歷史新高。此外,富國街、花語路、倒馬井等一批特色街區不斷提檔升級,推動街巷經濟、夜間經濟、網紅經濟更加繁榮。
(王 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