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進在漣水大地,發展的熱浪撲面而來。巨石集團投資超100億元建設全球首個玻璃纖維零碳智能制造基地;投資130億元的捷泰新能源高效太陽能電池片項目擬于4月試投產;總投資約120億元的今世緣南廠區技改擴能項目實現部分投產……昔日經濟洼地奮力崛起,漣水獲頒全省推進高質量發展先進縣獎牌,連續2年獲評淮安市重特大項目攻堅年度優秀縣區;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全國排名從2020年的170位、2021年的132位到2022年的108位,3年間位次躍升62位。“全縣各級黨員干部敢拼敢沖、勇爭一流的堅韌意志和攻堅克難、一往無前的精神,是漣水沖刺全國百強縣的最大底氣。”漣水縣委書記洪然說。
漣水縣建立專業招商機制,創新組建由縣領導領銜、主要經濟部門牽頭、要素部門和鎮街協作的6個專業招商協作組,設立6個區域招商局行動黨支部,常態化開展產業招商;建立每個項目一名縣級項目長、一份計劃安排書、一張動態進度表、一個幫辦服務組“四個一”推進機制,按季編排項目攻堅清單、按月評選黃牌單位、按周督查項目進度,形成“發現—提出—分析—解決問題”重大項目推進閉環工作體系。面對企業提出的16個方面投資政策和要素保障需求,漣水迅速組織專題研究會商、48小時內全部予以蓋章函復,巨石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毓強為之點贊。
漣水縣大力弘揚“四敢”精神,建立以上率下、上下聯動工作機制。在縣級層面,建立縣委常委真抓實干作表率工作機制,明確抓招商攻項目、辦實事惠民生、保安全守底線、強黨建樹品牌、謀爭先促趕超5個方面重點任務清單;縣政府班子推行“周安排、月交流”機制,要求當天研究部署的3日內反饋情況、一般性問題于7日內予以解決、復雜問題于1個月內落實解決,一時難以解決的,則制訂具體推進計劃,按月反饋進展情況。在鎮街部門層面,建立黨政正職雙月曬實績機制,交流會上由縣分管領導現場提問,鎮街部門主要負責人作答,縣領導進行點評,參會人員評議,縣融媒體中心全程報道,全縣干部群眾進行監督,倒逼“一把手”錨定目標,奮勇爭先。
石湖鎮原先經濟基礎薄弱,繼獲得全縣2022年度招商引資先進單位后,今年一季度主要經濟指標同比增幅超20%,其經驗就是一個字:實。鎮黨委創新基層治理工作方法,以自然村村民小組或農房改善點小區樓棟為單元劃分網格,每個網格覆蓋50—100戶。網格設立黨小組,每名黨員聯系10戶村民,通過經常性走訪,第一時間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為經濟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漣水干部的作風更加務實了,多次隨隊外出報道鎮街招商引資工作的縣融媒體中心記者左達超對此感受尤深。鎮(街道)外出招商目標性、指向性強,節奏快、效率高,去之前做足功課,白天一家接著一家跑,晚上總結推進情況、布置或調整下一步思路舉措。專業化、精準化招商引資,已成為漣水重大項目突破成勢又一把“金鑰匙”。
漣水縣創新上線“紅色代辦項目管家”管理系統,完善“要素跟著項目走”保障機制,面向全縣重大項目開設“綠色服務通道”,持續擦亮“漣快辦”品牌。捷泰新能源高效太陽能電池片項目21天即正式簽約、8天完成相關搬遷工作、48天完成879畝土地掛牌手續,從簽約到開工僅用時51天。
加快建成全國百強縣,離不開堅實的農村發展基礎。今年,漣水縣調整優化涉農村居黨組織書記綜合考核辦法,354個涉農村居集體經濟收入將達50萬元。在深化村書記“鄉村振興領跑者”培育計劃的同時,常態化開展“爭當群眾知心人、貼心人、領路人”大討論和“比發展、比貢獻、比成效”大比武活動,扎實推進鄉村振興人才黨支部建設,推動“新農人”喬林中、“蘆筍大王”鄭標等黨員人才領辦創辦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農村經濟組織241個,帶動10余萬戶農民共同致富。
樹牢鮮明選人用人導向,漣水縣注重在一線考察識別干部,對于敢擔當、能負責、有實績的干部,擇優晉升職級、向上級推薦使用。去年以來,該縣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鄉村振興、社會治理、應急處突5個方面重點任務中提拔使用的干部占83%。“把擔當作為者用起來,敢于擔當、善于作為就會蔚然成風。”漣水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孫以東說。
(丁亞鵬 胡成杰 張亞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