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年8月,李雯雯入職南京市六合區法院城東法庭剛滿3年。3年來,她一路從青澀懵懂的“小白”,迅速成長為一名法官助理。“這離不開導師的傾力相助。從如何跟百姓打交道,到傳授審判經驗,都是手把手指導,還給我疏導情緒,幫助我全方位提升。”李雯雯說。
她說的“導師”,就是城東法庭庭長王菲。近年來,南京市聚焦新錄用公務員入職前三年的成長關鍵期,面向全市35周歲以下、科級以下年輕公務員,實施“青苗培優”計劃,開展“導師護航”行動,把導師幫帶作為新錄用公務員歷練成長、能力提升的重要載體。一批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工作經驗豐富的導師,成為新入職公務員的“護苗人”。
“第一粒扣子”系得好不好,導師很關鍵。李雯雯清楚記得,剛入職時遇上一件由鄰里安裝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引發的訴訟。“翻閱眾多法律條文,我也沒有找到關于充電樁安裝的具體解釋。”就在李雯雯一籌莫展之際,導師王菲帶著她從消防部門找到電力主管部門,再到國家電網地方供電公司,一步步了解相關政策規定,會同相關部門現場查勘。行云流水般的辦案思路,讓李雯雯受益匪淺,該項訴訟也順利案結事了。
一年跟著干、兩年獨立干、三年成骨干,越來越多的“青苗”逐漸挑起大梁。“對導師來說,幫帶不僅是‘匠心傳承’,更是‘攜手共進’。” 一名金牌導師感慨,“每個人都經歷過‘新手期’的迷茫,我們不僅要給他們傳授工作經驗,更要做好陪伴引導,助力‘青苗’迅速成長。”
不久前,南京市首次為新入職公務員導師開班授課。首期培訓示范班聚集60名來自市級機關、開發園區、各板塊的導師和組織人事工作者,為期5天的培訓安排了理論輔導、實務教學、座談交流、經驗分享、參觀見學等教學內容。
新一批“青苗”即將陸續到崗,學生還沒就位,為何導師先上起了課?“導師自身的政治素養、業務能力和作用發揮,影響新入職公務員的成長成色。” 南京市委組織部公務員二處相關負責人道出其中深意。南京市計劃通過市級示范帶動,各區和部門聯動的方式,指導推動各區各單位培養鍛造導師隊伍,幫助新入職公務員走好職業生涯第一步。
去年以來,南京市進一步探索年輕公務員全周期培養體系,建立3個月崗前實踐鍛煉和3年導師制接續培養的“3+3”培養模式。有針對性地安排新錄用公務員到街道社區、省級以上重點園區、12345政務熱線、信訪維穩等重要部門和吃勁崗位鍛煉,在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點任務中設立幫帶課堂,導師在任務領辦、課題調研、集中攻堅等方面給予全過程指導,以實戰實訓提高履職本領。“我帶的不少新人已經成為業務骨干,入職前3個月到基層一線、園區企業等吃勁崗位的實戰歷練,讓他們成長不少。”作為崗前實踐老師,秦淮區雙塘街道組織委員羅蓓很有心得體會。
導師護航,青勝于藍。近年來,南京市已有1855人參加崗前實踐,參與攻堅項目820個、促進成果轉化600多個、形成調研課題1370篇、開展為民辦實事萬余件。
“種下一棵樹,成長一片林”的示范效應逐步形成。秦淮區明確單位“一把手”為幫帶“第一責任人”,精選一級調研員分領域擔任“護航導師”,采取導師靶向指導、業務骨干實戰帶教、基層一線沉浸鍛煉、常態開展談心交流等多元幫帶方式;六合區“潤禾助力”計劃構建“榮譽導師+思政導師+業務導師+同齡結對”四維幫帶體系,選聘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唐大林等先進典型擔任榮譽導師……
“用心系好新入職公務員的‘第一粒扣子’,讓干部隊伍建設的‘源頭活水’更加充盈。”南京市委組織部公務員二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強化幫帶能力、提升專業化水平為重點,細化導師隊伍培養計劃,總結完善“導師護航”幫帶經驗,推動全市高素質專業化公務員隊伍建設。
(胡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