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人民大會堂,心情非常激動,也倍感鼓舞。”5月25日,第九次全國信訪工作會議上,淮安市信訪局局長駱四清被授予全國信訪系統先進個人。當天,我省4個集體和4名個人榮獲全國信訪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稱號。
“沉下去”破解信訪難題
在很多人眼中,基層信訪工作大多是繁瑣小事,“累心、費力”,但在泰興市信訪局三級主任科員白國龍看來,信訪工作直接關系群眾的切身利益,“群眾的需求在哪,我們的服務就要跟到哪”。
白國龍曾是一名軍人,2006年8月,從鄉鎮調到泰興市信訪局,擔任辦信科科長。2008年一場意外,讓他高位截癱、半身不遂。但14年來,他坐在輪椅上接待信訪群眾,化解矛盾5000多起。
“干好自己的活、辦好群眾的事?!瘪標那鍘ьI全市信訪干部奔波在接訪下訪、會商會辦的“第一線”,每年牽頭召開會辦會100余場次,化解數百件疑難信訪問題,他協調解決了市直13個系統改制前退休人員養老保險、柴米村村民“土地換社保”、汽車運輸公司改制人員身份置換金等182件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信訪案件。
柯某某因反映與某央企南京分公司勞動爭議問題,18年不斷進行信訪投訴。南京市浦口區信訪局以“啃骨頭”的韌勁攻克此信訪案,最終讓柯某某放下“心結”,停訴息訪。為回報社會,柯某某主動提出用自己親身經歷,以“案”說“法”,勸導其他信訪人理性上訪、依法維權。2020年4月, “柯某某工作室”在區人民來訪接待中心掛牌成立,原來的信訪人成了一名信訪工作志愿者。
以“信訪突出問題攻堅化解年”行動為抓手,我省全面深入摸排各類矛盾糾紛,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著力推動案結事了。截至今年4月底,中央信訪聯席辦第一批、第二批交辦的重復信訪事項,化解穩定率分別達到95.1%和68.14%;省信訪聯席辦一季度交辦的重點信訪事項已化解49.5%。
創新聚力方便群眾
“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蔽沂∪娉掷m深入推進信訪工作改革創新,充分發揮網上信訪主渠道作用,嚴格落實首接首辦責任,把群眾不滿意事項全部納入跟蹤回訪督查督辦范圍,倒逼各級工作人員提高辦理質效,推動問題及時解決。
2007年,淮安在全國率先開通 “陽光信訪” App和微信公眾平臺,變書信、走訪為 “掌上信訪”,實現信訪系統 “隨身帶”、訴求建議 “隨時提”、信訪結果 “隨便查”。
依托首創優勢,淮安市信訪局持續創新升級陽光信訪,先后榮獲全國創新社會治理十大最佳案例、“數字江蘇”十大優秀實踐成果、智慧江蘇優秀案例、長三角城市數字化轉型創新案例等榮譽稱號。著力打造標準信訪,2019年立項啟動全省試點,2020年以全場最高分通過省級驗收,去年3月份被國家標準委確定為全國試點,成為全國唯一信訪綜合標準試點項目。
站穩群眾立場,帶著感情傾聽群眾呼聲,帶著責任解決群眾難題,我省不斷推出為民解難新舉措。
無錫市信訪局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網事悉心辦”等實踐活動,解決換肺少年上學難、疑難病患定期透析難、陽山商貿城商戶辦證難等 “急難愁盼”問題。
關口前移源頭化解矛盾
源頭化解矛盾,是做好信訪工作的治本之策。近年來,我省主動把信訪工作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大格局,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化解在基層,全省信訪呈現總量穩中有降、結構不斷優化、秩序持續向好的態勢。
無錫市信訪局堅持關口前移、重心下移,將市人民來訪接待中心升級為集信訪接待、矛盾調解、非訴服務于一體的矛盾糾紛調處服務中心,積極構建聯通四級、一網調處的“最多跑一地、服務零距離”矛盾糾紛多元調處服務體系,切實將問題解決在成訴、成訪前,縣級以下化解的矛盾糾紛增加40%。
溧陽市信訪局運用“一張表格工作法”,有效解決信訪事項辦理過程中“手續多、流轉慢、時間長”的問題,處理的500余件信訪事項均為一次性辦結,群眾對 “最多訪一次”標識件處理滿意率達90%以上。整合市接訪中心和市大調解中心,設立信訪聯動服務大廳,整合多方資源,引入信訪量大的部門(單位)進駐接訪;開發“溧訪通”智慧平臺,全鏈條監管、督導信訪事項受理辦理,閉環處理群眾來訪事項;建立聯合接訪、調處、會辦、處理、督辦“五個聯合”工作機制,推動疑難復雜問題第一時間解決。
?。?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