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在五年一次的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范立功集體表彰大會上,南京市公安局雨花臺分局榮獲“全國優秀公安局”稱號。“這是黨和人民對我們的信任與重托,是我們作為一支公安隊伍的無上榮光。”南京市公安局雨花臺分局局長袁修來說。
近年來,雨花臺分局賡續雨花英烈精神,堅持嚴打民生案件不放松、嚴抓隊伍建設不放松,全力當好“全面創新、全域高新”新雨花的建設者和捍衛者。5年來共有331人次獲公安部和省、市表彰,56次獲集體表彰,先后被評為“全省優秀公安分局”“全省公安機關執法質量考評優秀單位”等。
紅色記憶深刻腦海
雨花臺,一片充滿紅色記憶的熱土,數以萬計的革命先烈曾在這里慷慨赴義。
“黨史如燈,引領前行之路。我們既要當好當地發展的護航者,又要當好雨花英烈精神的‘傳承人’,堅定理想信念、踐行使命擔當。”雨花臺烈士陵園派出所教導員周云說。多年來,新民警瞻仰雨花臺烈士陵園一直是入警“第一課”,新黨員面對雨花臺烈士紀念碑宣誓是入黨“第一步”。一次次靈魂洗禮和時空對話,讓紅色記憶深深刻畫在廣大民警腦海里,忠誠熱血涓涓流淌在人民公安血脈中,人民公安為人民莊嚴承諾始終落實在行動中。
“別擔心,能辦的我一定辦”,這是雨花臺公安分局西善橋派出所教導員兼福潤社區民警、“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崔圣菊的口頭禪。遇上事,社區居民都愛撥“小崔熱線”,無論什么時間,無論該不該她管,只要打電話找,問題大多能解決。去年3月,她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為讓崔圣菊在社區警務工作中探索出的經驗方法惠及更多百姓,雨花臺公安分局大力開展“學習先進典型、創建優秀團隊”活動,努力推動創先爭優由先進個體向先進團隊、先進警隊輻射,隊伍中先后涌現出“全省優秀人民警察”李雷、南京“最美警察”張戊民等先進典型。
緊盯案件不破不休
今年2月22日,一起19年前發生在雨花臺的命案積案告破。2003年10月,一名女子在一間空置門面房內遇害。受限于當時的偵查條件,死者及犯罪嫌疑人身份一直困擾警方。但辦案民警從未放棄,直到去年9月15日,借助最新刑事偵查技術,終于將犯罪嫌疑人范某某抓獲,4個月后成功查明被害人身份,以真相告慰了死者。
對違法犯罪行為緊盯不放、不破不休,是人民警察的使命,也是建設更高水平平安江蘇的題中之義。5年來,雨花臺警方不斷提升破案攻堅水平,實現“專業打職業,團隊打團伙”,共破獲刑事案件7300余起,抓獲各類犯罪嫌疑人1.6萬余人,打掉團伙260個。針對群眾深惡痛絕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雨花臺公安分局在南京率先建成區級新型涉網犯罪打防中心、偵查情報指揮中心,構建起“打防管控宣”反詐格局。
“守護人民生活安寧,既要看破了多少案,還要看預防減少了多少案件事故。”雨花臺分局副局長芮紅飛說,近年來,分局全力打造“慧系列”警務,全面推動公安工作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創新研發“慧眼岱善”“慧聯動”“慧調解”等系統,轄區可防性侵財案件發案明顯下降,群眾糾紛化解效率不斷提升。
惠企便民辦好實事
“竟然坐在辦公室就能拿到證,太方便了!”收到雨花臺公安分局巡邏服務隊民警送到手的新生兒落戶相關證件,中國(南京)軟件谷一家企業員工劉先生感到很意外。幾天前,他花了幾分鐘在軟件谷園區內的流動服務窗口提交材料,沒想到證辦好了民警還給送上門。
企有所需,警有所為。“園區有4700多家軟件企業,辦證、蓋章等需求多,尤其特殊時期受疫情影響,無法來回跑。”雨花臺分局內保大隊大隊長劉江說,自2020年9月1日起,分局在軟件谷大數據產業基地內建成實體化運作的“合成服務中心”,實現“一站受理,全區通辦”,不光能為企業和群眾辦證,還融合案件偵辦、宣傳培訓、安全指導等功能。針對軟件企業遇到的常見難點問題,警方在“合成服務中心”開設知識產權保護、網絡安全、法律咨詢等服務窗口,每周安排專業警種警力開展現場咨詢,答疑解惑,護航企業安全發展,目前已破獲400多起危害企業違法犯罪案件,挽損1.3億余元。
為進一步延伸惠民利企服務觸角,去年6月雨花臺公安“綜合流動服務窗口”開張,警方將戶政、車駕管等199項服務事項整體打包整合到一輛流動服務車上。“只要條件允許,我們周一至周五進企業,周末進社區,讓群眾從‘只跑一次’到‘一次不跑’。”雨花臺分局政務服務管理大隊大隊長姚曉玲說,“我們的目標是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變‘坐等上門’為‘主動上門’,變零敲碎打的單線服務為一車承載的集成服務。”
(胡蘭蘭、楊漢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