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五下班前,江蘇宿遷市宿豫區城管局人事教育科的朱海燕都會登錄“智慧城管指揮調度平臺”,在“平時考核”界面上逐條核對一周工作記實情況,“平時的工作實績比對出來,大家都一目了然,對考核結果更信服了,干事創業更帶勁了。”
近年來,宿遷通過推行智能化考核方式,科學分類考核,規范結果備案,解決公務員平時考核指標泛化、缺乏監督管理等問題。
運用大數據進行日記實、周總結、季考核、年排名,讓考核得分來得實、算得準。如針對執法人員經常外出的崗位特點,通過考核系統及時定位,根據系統抓取的畫面信息,核查人員是否在崗,是否文明執法、依法行政,群眾評價怎么樣。將考勤、執法質效和群眾評價等各類信息歸集后形成基礎得分,再與平時考核民主測評相結合形成最終得分,有效規避“人情分”“印象分”。
根據單位和崗位性質不同,在系統內差異化設置考核指標和考評要素。對窗口服務崗位,重點考核工作態度、工作效率、工作紀律等情況,服務對象的日常評價在民主測評中須占一定比例。對崗位類別較多的法檢系統,按員額法官檢察官、司法輔助、司法警察、綜合管理四個序列,分別設置“績”的具體指標,根據工作難易程度和參與度等因素,科學設置工作量折算的比例和標準,由系統計算得分。
將系統得分輸入“組織人事工作平臺”,組織部門按季度對考核結果進行備案,按照有關要求,符合“好”等次比例應在40%以內,對不符合要求的,系統進行紅色預警,防止考核單位把關不嚴。組織部門每半年通過系統抽取25%市直機關進行抽查,通過查方案合理不合理、指標科學不科學、流程規范不規范、運用及時不及時,對考核質效進行“體檢”并打分。
(戚秋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