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江蘇省徐州市人社局深入推進服務品牌創建工作,進一步提升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水平,通過“雙提升”服務品牌的創建,切實增強服務能力。
品牌內涵和理念日趨深入人心。品牌建設由“零距離”向“雙提升”深入。深入開展“服務企業直通車”“人社系統行風建設”“人社信息化建設”等主題活動,打通人社服務最后“一公里”。今年又出臺了《徐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2021營商環境深化年”工作要點》等文件。
品牌特色日益凸顯。聚焦企業發展難題,建立“線上+線下”包掛服務機制,一改過去的坐等上門為主動敲門,按月深入企業,上門答疑解憂,真正實現了與企業之間的“零距離”。截至目前,一對一幫扶的企業超過500家,幫助企業解決各類難題700余件。先后分專題集中開設了4期“人社惠企政策培訓班”,通過“政策+案例”的形式對企業相關人員進行了集中培訓,每期培訓班約二三百名學員參與,現場還增加了互動環節,參培學員直接向授課老師咨詢工作中遇到的棘手問題,老師當場解難釋疑。
服務內容和形式不斷創新完善。疫情發生以來,徐州市人社局快速響應、主動作為,采取了一系列創新之舉,積極落實“援企穩崗”政策。實施“社保減免”政策,去年為全市3.65萬家企業減免社保費50.44億元。疫情初期,針對82萬回鄉過節的在外務工人員無法及時返崗情況,開展了“回鄉就業直通車”活動,人社干部到村入戶采集求職信息,而后精準推送給缺工企業。去年8月底,又建成覆蓋全市的農村勞動力實名制數據庫,對326.29萬名勞動力實施動態管理。建立全民參保登記數據庫,通過“多證合一”社保登記、稅費比對征繳,精準開展擴面工作。企業退休人員人均養老金達到2883元/月。解決被征地農民保障難題,將2013年以來的22.15萬名被征地農民全部納入社會保障,確保被征地農民長遠生計有保障。
服務意識和水平持續強化提升。建成徐州人社服務“綜合柜員制”。在全省率先組建市級人社公共服務平臺,實現52項人社服務業務“一門辦理、一窗通辦”、退休人員待遇核定等101項業務下沉基層辦理、128項業務網上辦理,真正做到“一窗辦、就近辦、網上辦”。編列“打包一件事”任務清單,將就業、社保等52項服務事項進行內部優化關聯,實行打包聯辦,平均提速約90%,部分事項提速達100%。深入開展減證便民行動,去年至今,累計辦理工傷類告知承諾4459件、待遇類告知承諾815件。
作風行風建設不斷深入。在徐州人社系統選樹15名“服務之星”,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以“以學促練、以練促用”為目標,積極參加人社窗口單位業務技能練兵活動,實現了“市縣鎮村四級人社服務機構”和“各類人社工作人員”兩個全覆蓋,參加比賽人數超過5000人次。建立“線上+線下”評價制度,依托大數據分析,精準發現人社部門在服務方面的短板弱項,補齊工作短板。
自身隊伍建設活動多管齊下。去年組織了為期一周的全局中層以上干部和縣(市)區人社局長專業能力提升培訓活動。聚焦專項領域,組織開展社保基金管理風險防控、紀檢委員素質能力提升等專題培訓。每季度對服務窗口進行評選表彰,自活動開展以來,已對窗口單位開展了8次評選授旗儀式。在徐州人社局官網設立了人社光榮榜,及時對全市人社系統涌現出的一批勤勉好學、兢兢業業的干部職工先進事跡進行表彰,以身邊榜樣的力量激發全系統干部職工的工作熱情與干勁。
(宗帥 袁巍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