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永平 男,漢族,53歲,中共黨員,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副鎮長,先鋒村黨總支書記。
我叫聶永平,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副鎮長。世業鎮地處世業洲,是長江中的一個小島,也是生我養我的地方。長期以來,這座江中小島經濟基礎薄弱。20年來,在這片深愛的土地上,我和村民一起,通過勤勞的雙手,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我在世業鎮先鋒村工作時間較長,其中擔任村黨總支書記就達20年。先鋒村在世業鎮最西部,當時可算是鎮江最貧窮最落后的一個自然村。記得剛上任時,村部辦公室破破爛爛,村里別說水泥路了,連一條石子路都沒有,村集體負債20萬元。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幫助村民早日脫貧致富。
通過廣泛調查,我最終鎖定現代高效農業作為先鋒村的出路。但當我把設想在群眾大會上說出來時,不少人持懷疑態度。看準了就干,我毫不猶豫從家里拿出積攢的10萬元,鼓勵村民以土地入股,接手經濟效益不佳的四季春高效農業園。
第一年,因為缺乏經驗,單層蔬菜大棚沒能抵御住嚴寒,絕大多數蔬菜在一場嚴霜后凍死了,直接虧損一大半。看到村民們一張張迷茫、難受的臉,我心里很難過,默默地將所有虧損全部承擔下來。有了這次慘痛的經驗,我決定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成立家庭農場,在大棚里種西瓜,并利用西瓜地里的“空位”種葡萄。很快,現代高效農業就在先鋒村落地生根、開花結果。2018年先鋒村年均收入從2006年的5萬元攀升到90萬元,老百姓實現家門口就業,收入大幅增長,村里原有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
這么多年來,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在我身邊,有著許許多多的優秀基層干部。我所取得的成績,獲得的榮譽,同樣屬于他們。為把支部建設好,把黨員作用發揮好,我常常把支部委員會開在田間地頭,把黨小組會開在建設工程現場,把黨課放在四季春農業園里……努力讓大家擰成一股繩,奮力勇爭先。
多年扎根基層,和村民打交道,讓我深深感受到,只有依靠群眾才能干成事、干好事。當群眾遇到困難,只要我們帶著感情去幫助想辦法,一定會贏得群眾的信任、擁護和支持。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面廣量大,連續兩個多月,我和村干部、村里黨員一道,沒有休息過一天,始終奮戰在第一線。抗疫物資緊缺,我當即捐款1萬元用于購買口罩,發放給群眾;我帶領一支小分隊,用一天時間完成了全村637戶2100多人的基本信息排查任務;為解決企業復工復產中存在的難點,我多次深入園區,擬訂方案……看到胸前佩戴的黨徽,我深刻體會到這是一名共產黨員應盡的責任!
2014年12月13日,是我終生難忘的日子。這天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四季春農業園調研。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地說:“現代高效農業是農民致富的好路子。要沿著這個路子走下去,讓農業經營有效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一句句激動人心的話語,現在依舊在我耳邊回蕩……
讓農民群眾富起來,讓鄉村真正振興起來,是每名基層干部的職責使命。從先鋒村黨總支書記到世業鎮副鎮長,身份在變,角色在變,可為老百姓做事、幫老百姓解難的情懷,一刻也不敢忘記。在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大背景下,近期我正帶隊大力推動化工企業搬遷、非法碼頭整治、航道治理、濕地修復,力爭使世業鎮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新型發展之路。
如今,每天天亮我習慣性地來到村口轉轉,看著綠意蔥蘢的江堤,秀美如畫的村落,以及砂石碼頭關閉后建成的農民健身廣場,載歌載舞的大爺大媽,內心充盈著驕傲和自豪。習近平總書記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總書記的要求,人民群眾的期盼,就是我們基層干部要去做的事。我將牢記囑托,鎖定目標,持之以恒地走下去、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