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55年的入黨宣誓儀式
發布時間:2021-06-19 來源:新華日報 點擊:
6月11日,在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揚州江都水利樞紐,面對鮮紅的黨旗,81歲的揚州大學水利專家嚴登豐宣誓入黨。這一刻,距離他遞交第一份入黨申請書已經過了整整一個甲子。
1940年,嚴登豐出生在盱眙的一個佃農家庭,直到解放前,全家都在地主家做長工。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嚴登豐才有機會入學讀書。也正是從那時候開始,嚴登豐深深記住了共產黨的救危之恩。
1961年,21歲的嚴登豐考入江蘇水利學院機電排灌系。“沒有黨的恩情,就沒有我的成長。”嚴登豐萌發了一個夢想,“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當年12月,嚴登豐第一次向黨組織提交了入黨申請書。1965年畢業時,他以全班第一的成績留校任教。
1966年,作為入黨積極分子,嚴登豐響應國家號召,來到寶應最偏遠的鄉村參加支援農村發展的教育幫扶活動。因為表現優異,被黨組織特批入黨。但就在他即將入黨的前半個月,因為江水北調工程(南水北調工程前身)建設需要培養大量水利人才,作為當時為數不多的水利專家,嚴登豐又被緊急征調回校。
這一調整,嚴登豐與入黨失之交臂。后來因為各種原因,入黨的事情被耽擱下來。回到學校后的嚴登豐,開始投入泵站工程人才和項目研究,并參與了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當時國家在大型泵站開發和管理方面幾乎是一片空白,很多工作都是從零開始摸索。
“很多資料都是外文的,為了學習最先進的知識和技術,我自學了日文和英文。”嚴登豐回憶。憑借著無限的熱情,嚴登豐一邊搞研究,一邊搞開發,先后在國內率先開設起《水泵及水泵站》《泵站工程》《泵站測試技術》等課程,填補了多項泵站建設與管理上的空白。
2013年,嚴登豐作為唯一的“特邀專家”參與了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全線通水驗收。南水北調東線源頭工程的江都四站,就是嚴登豐作為主要技術專家參與設計的。如今,南水北調二期工程在緊鑼密鼓的規劃中,雖然已經進入耄耋之年,他依然作為專家奔波在工程設計第一線。
也正是因為全身心投入祖國水利建設,入黨的事情被一拖再拖。嚴登豐說,此間也斷斷續續申請入黨,但多次因工程建設在外奔波耽誤了時間,一直未能如愿。
雖然沒能在程序上入黨,但嚴登豐一直把夢想深藏在心底。2019年11月,剛過完80歲生日的嚴登豐,再也按捺不住珍藏了60年的“黨員夢”。他再次鄭重提筆寫了一份感情真摯的入黨申請書,在組織嚴格考察下,他在不久前成為一名中共預備黨員。
(王 拓 吳錫平 張 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