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正在組織全體黨員踴躍捐款支持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蘇鹽集團黨委,收到了一筆5萬元的大額捐款。提交這筆捐款的,是有著74年黨齡的百歲老黨員范雍。
今年已百歲高齡的范老,1942年參加革命,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江蘇鹽業集團離休。這次捐款,已經不是他第一次捐出大額款項了。
從2013年開始,范老已累計為社會捐款35萬元,有捐助貧困學生的,也有幫助6·23鹽城特大龍卷風受災群眾的。2017年8月,為了慶祝黨的十九大召開,他主動向黨組織繳納了2萬元特殊黨費。2018年,范老得知一名貧困黨員收到省里發放的黨內關愛資金,萌發了個人捐款來幫助貧困黨員的想法。經過與省委組織部多次溝通,范老決定捐贈5萬元,這也是江蘇黨內關愛資金成立后收到的第一筆黨員個人捐贈。
為什么要頻頻捐款?“父親經常講,生活條件好了,吃穿不愁,自己有能力就幫助有困難的人。”范老的小兒子范欽華說。
2018年捐贈黨內關愛資金后,范老決定,除了交黨費,還將每年捐助5萬元,奉獻社會。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范老每天通過報紙、電視關注疫情防控情況。看到省領導帶頭捐款支持疫情防控和江蘇對口支援湖北的醫護人員,全力投入防疫工作的新聞后,他一直催促家人聯系蘇鹽集團黨委,想表達一點心意。蘇鹽集團黨委考慮范老已百歲高齡,生活也并不寬裕,收入來源僅為離休工資,并多次大額捐贈,請他照顧好自己生活后再量力而行。但他堅決表示:“作為一名老黨員,年紀大了,不能前往一線抗擊疫情,希望用這種方式為疫情防控貢獻一分力量。”中組部號召黨員自愿捐款支持抗疫后,他立刻決定捐5萬元。
“父親接受了幾十年黨的教育,有著老一輩人的精神境界,可以說,入黨74年,他是初心不改。”范欽華說。對于范老連續多年堅持捐款,他的四個子女都很支持。
“父親年紀越來越大,我們希望他能留一點錢在手里以防萬一,哪怕立個遺囑,身后把錢全捐出去,我們也支持。”范欽華說,提到這個問題時,范老毫不擔心,他說,真的到那個時候,有國家,還有你們呢!“從這一點來說,父親是幸福的。四個子女都很孝順。”
在范老的言傳身教之下,子女們都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我們是范仲淹的后代,父親從小就教導我們,要像范仲淹那樣,‘先天下之憂而憂’,始終胸懷家國擔當。”范欽華退休后又返聘,有了兩個單位。這次新冠疫情發生后,他在兩個單位都捐了款。
范老奉獻社會慷慨大方,平日里生活卻非常節儉,甚至有點“摳”。十幾年來,他一直居住在租來的房子里。夏天為了省電,能不開空調就堅決不開空調。一件衣服,往往是穿到不能穿了才會換一件。
不過,在豐富“精神食糧”方面,范老卻很舍得消費。離休前范老一直在經貿和鹽業系統工作,離休后,他仍然數十年如一日關注著國家的建設發展。“父親訂閱了《人民日報》《新華日報》等,每天都認真閱讀,一方面是了解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一方面,也是不斷地學習黨的方針政策。”范欽華說,范老每天上下午各堅持練習毛筆書法一個半小時,既鍛煉身體,又修身養性。他抄寫的都是毛澤東選集、鄧小平文選等理論作品。這兩年,他用心抄寫《習近平談治國理政》、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報告等,并裝訂成冊。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他揮筆書寫“抗擊疫情、人人有責,武漢加油、中國加油”,表達了一名百歲老黨員對抗擊疫情的堅定信心和責任擔當。
2015年10月,范老簽下遺體捐贈志愿書。在志愿書里,他深情地說:“我決定去世后將遺體捐獻社會,用于醫學研究。這是我作為一名老黨員,能為國家和社會做的最后一點有價值的事了。”
(郁 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