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強調,“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創新創業”。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青年科技人才培養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各級黨組織須保持歷史耐心,以長遠的歷史眼光、穩健的戰略安排、從容的精神品質,著力打造更宜生長、更有耐心的人才生態,為青年科技人才創新創業打造平臺、提供舞臺。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青年人才從能力培養到價值轉化是一個厚積薄發的沉淀過程,若急功近利、以短期績效作為衡量標尺,無異于揠苗助長。杭州錨定“投早投小投科創”,以真金白銀的耐心資本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推動“六小龍”等創新企業強勢崛起;成都秉持“慢工出細活”的培育理念,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從政策咨詢到項目申報的全流程服務,孵化出《哪吒》系列動畫電影,成功突破國際動畫巨頭的市場壟斷……但當前,還有些地方仍然堅持“短平快”,忽視客觀規律,迫切要求青年科技人才短期“出成果”“出價值”;還有的習慣于行政式管理,用考核、資金“指揮棒”對人才“呼來喝去”,透支了青年科技人才創新創造精力。無數事例表明,青年科技人才培養貴在保持耐心和定力。只有堅持長期主義,以時間換空間、用沉淀換質變,方能迎來青年人才的精彩“蝶變”。
以“歷史耐心”對待青年科技人才,既需要靜待“一鳴驚人”,更需要包容“十年不鳴”。須摒棄“拿來就用、不行就換”的速成思維,要始終尊重人才成長規律,將青年科技人才培養視作戰略投資而非短期成本,給足發展與科研創造的時間和耐心,科學設立評價目標、指標、方法,健全培訓培養、資金支持等工作鏈條,鼓勵廣大青年科技人才潛心研究、安心創造。進一步精簡項目評審、經費審核等程序,積極探索數字化手段,讓數據多跑路、讓人才少跑腿,切實把青年科技人才從一些無謂的事務中解脫出來。要始終尊重科研創新規律,充分信任青年科技人才的學術判斷力、創新執行力,堅持投早、投小、投長期,把資金、政策等用在長期關注、長期投資、長期支持上,賦予他們在技術路線、經費支配、資源調度等方面更多自主權。大力倡導鼓勵探索、寬容失敗的價值導向,絕不以一時、一事成敗論英雄,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十年磨一劍”的能力積累期、時間緩沖帶,讓更多創新創造成果在持續積淀中拔節成長。
“鳳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棲。”保持歷史耐心,并非一味等待、無所作為,而是要乘勢而上、主動作為。要著眼“未來時間”,結合城市資源稟賦、產業現狀等特點,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精準研判學科發展新趨勢,完善青年科技要素投入、資金配置等長效機制,系統布局未來產業鏈、人才鏈、創新鏈,為長遠發展定目標、明方向。要創造“舒適空間”,以青年科技人才最關心的身邊人身邊事為突破點,建立健全科技攻關、成果轉化、產權保護等服務機制,做實融資、擔保等“關鍵小事”,做優安居、醫療等“生活小事”,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創新創業、生產生活的全方位、全鏈條、全周期保障,真心實意、真金白銀的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創新創業。
(連云港市委組織部 葛云路、東海縣黃川鎮 何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