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立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旗幟鮮明為那些敢于擔當、踏實做事、不謀私利的干部撐腰鼓勁。這一重要論述為做好新時代干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組織部門要“明界限、立規矩”,更要“撐好腰、兜住底”,以精準容錯糾錯破除“多干多錯、少干少錯”的消極心態,讓廣大干部在壯闊征程中放下包袱、放開手腳,爭當奮發實干的先鋒。
一雙“慧眼”精準識別。容錯糾錯,首先要看準人、辨明事。組織部門要主動靠前、深入一線,在日常工作中練就識人察事的“火眼金睛”。看平時,重一貫,通過常態化干部調研、年度考核、談心談話,全面掌握干部的德才素質和日常作風,了解干部平時是拈輕怕重,還是總能扛重活、打硬仗,對于一貫敢于負責、勇于擔當、作風正派的干部,給予更多的信任和支持。看初心,辨公私,善于透過現象看本質,精準判斷干部干事創業的初心,保護“為民盡責”的探索者。聽口碑,察實情,干部干得怎么樣,服務對象和身邊同事最有發言權,要廣泛聽取來自基層和群眾的真實反饋,將群眾口碑作為識別“真擔當”與“假作為”的重要參考。
一把“標尺”區分開來。容錯糾錯絕非降低標準、放松要求,更不是什么錯誤都能往里裝的“萬能筐”。組織部門必須手握一把清晰、剛性的“標尺”,確保容錯在紀律紅線、法律底線內進行。嚴格對標“三個區分開來”,重點分清是改革探索中的“無意之失”,還是明知故犯的“有意之過”;是政策不明下的“探索性失誤”,還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任性妄為”。要做實綜合研判,量清“敢為”與“亂為”,看問題發生的動機初衷、決策過程、程序方法、后果影響和干部事后態度,特別是看程序是否合規、決策是否民主科學,確保結論經得起檢驗。守住政策法律底線,容錯絕不能觸碰黨紀國法的“高壓線”。對于打著改革旗號搞“擦邊球”、甚至違紀違法的行為,組織部門必須旗幟鮮明,堅決不予容錯,并嚴肅處理,維護容錯機制的嚴肅性和公正性。
一套“實招”撐腰鼓勁。容錯不是終點,激勵干部重整行裝再出發才是目的,“容錯”之后的“后半篇文章”更為關鍵,組織部門必須有一套務實管用的“實招”。對出現失誤的干部,要全面、歷史、辯證地看待,只要本質好、潛力大、肯改正,在考核評定、提拔任用、職級晉升時就要不受影響、一視同仁、大膽使用?!叭荨敝蟾凹m”,要幫助干部分析原因、汲取教訓,并采取有效措施挽回損失、消除影響,實現“在容錯中進步,在糾錯中提升”。建立健全跟蹤評估機制,對態度端正、整改有力、實績突出的干部,要適時重新啟用,對狀態低迷、整改不到位的,也要堅決調整,避免一“下”了之,真正體現能上能下、動態管理的原則。擔當干事的干部因敢抓敢管而受到誣告陷害、不實舉報時,組織部門要敢于發聲、及時澄清,消除負面影響,讓干部感受到組織的溫暖與信任。
(宜興市丁蜀鎮 金從靜、宜興市委組織部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