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年輕干部要自覺做勇于擔當作為的不懈奮斗者,銳意改革創新,敢于善于斗爭,愿挑最重的擔子、能啃最硬的骨頭、善接燙手的山芋。”新生代公務員作為年輕干部的重要儲備,最有抱負,最具激情,也最可塑造,需要從基層實踐中探得真知,精準走好自身“履職之路”。
不要當“過客”,應走實為民服務的“步子”。習近平總書記曾回憶自己到農村插隊期間,“我并不覺得農村七年時光被荒廢了,很多基礎是那時候打下來的。”新生代公務員基本上是從“家門”到“校門”再到“機關門”,大多數在城里長大,學歷層次又都比較高,在基層工作中常帶著“書生氣”的疏離感,與群眾交流時習慣講理論、說術語。也有的初入崗位,可能會有很多節奏上的不適應,抱怨事情多、任務重。對新生代公務員而言,要特別搞清楚追求的目標是什么,面臨什么樣的環境,自身具備什么優勢,不把基層當過場,不把群眾當路人,不把平臺當跳板,不光“身到”基層,更要“心到”基層,不怕腳下沾泥,不懼烈日風雨,要對標崗位需要,到崗就要到位、到位就要履職、履職就要盡責,在干事創業中加深對基層工作的認識。
不要成“看客”,應打牢干事創業的“底子”。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時,就曾提醒年輕干部要注意四忌,“一忌急于求成,二忌自以為是,三忌朝令夕改,四忌眼高手低。”當前,要謹防在工作挑挑揀揀,有利的搶著干,不利的繞著走的工作心態。新生代公務員要主動走出舒適區,不斷提升自我能力本領,爭當讓組織放心、讓干部服氣、讓群眾滿意的好干部。要馳而不息抓學習,堅持“干什么學什么、想干什么學什么、學成什么干什么”,時時學習、終身學習,讓自己的工作視野、知識儲備與時代接軌。要步履不停重實踐,自覺把學習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根據專長,加快工作適配。要堅持不懈求突破,積極投身改革發展主戰場、維護穩定第一線、服務群眾最前沿,把各項工作做到位、做出彩、做出圈。
不要做“說客”,應敢挑攻堅克難的“擔子”。李大釗在《青春》中寫道,“以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國家。”發展最需要的是實干家,而不是評論家。目標的實現更需要強化系統思維,創造性地主動抓好落實。做任何事情,不能坐而論道、不能紙上談兵、不能做表面文章,要努力在真干事、干成事上下功夫。目前,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不穩定因素還很多,新生代公務員要當攻堅克難的奮斗者、不當怕見風雨的泥菩薩,要在約束條件下找準突破口、打開新局面,在條件看似不成熟的情況下把事情辦成。要發揚“釘釘子精神”,嘗試做“難而正確”的事和“人所不能”的事,對定下的事“馬上就辦”,對難辦的事“刨根問底”,堅決杜絕“遇到問題繞道走、遇到矛盾就上交、遇到困難往下推”的不擔當行為,在同向發力中形成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合力。
(淮安市淮安區委組織部 蔣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