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急難愁盼問題,關乎百姓冷暖,連接黨心民心,是檢驗執政溫度的試金石。“十五五”新征程上,唯有將用心用情貫穿工作全過程,方能真正把好事辦實、實事辦好,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用心用情,首在真心實意傾聽群眾呼聲。傾聽是溝通的起點,更是科學決策的基石。“好的方針政策都應該來自人民、順應人民、造福人民。”“十五五”規劃編制期間,各地通過基層調研、網絡問政、聽證會等多渠道征集民意,將群眾智慧融入國家藍圖。堅持“開門問策”,認真傾聽群眾呼聲、集中群眾智慧,政策制定就能緊貼人民脈搏,回應民生關切。黨員干部應把耳朵貼近大地,主動下沉基層一線,深入社區網格、田間地頭,捕捉最真實的聲音。傾聽群眾呼聲,不僅要捕捉顯性訴求,還要洞察隱性需求,要善于從“話外音”中提煉真問題,識透百姓“想說說不透、想提沒提準”的現實問題,將零散聲音系統化、模糊需求具體化,為精準施政打下堅實基礎。
用心用情,貴在將心比心理解群眾需求。理解是共情的升華,決定著政策溫度。“十五五”規劃編制期間,各地區各部門廣泛聽取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意見建議,充分吸收社會期盼、群眾智慧、專家意見、基層經驗。這種過程本身,就是將心比心,站在群眾立場思考發展路徑的生動體現。干部若常懷將心比心之情,政策便能少些隔閡、多些共鳴。黨員干部要善于轉換視角,自覺站在群眾立場上看問題,帶著感情去體悟,設身處地地體會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切身之痛和迫切之需。只有把群眾的焦急當作自己的緊迫,把群眾的期待化為行動的動力,才能讓政策落地有溫度、工作執行有力度,不斷化解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
用心用情,重在實干擔當解決實際問題。群眾評價干部,不看表態多響亮,而看問題解決多徹底。“十四五”時期,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全國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11億人,靠的正是釘釘子般的實干精神。面向“十五五”,更要發揚“馬上就辦”的作風,對老舊小區改造、托育服務短缺等急難問題,需立行立改、限時解決;對收入分配改革、共同富裕推進等長期任務,要制定路線圖,一錘接著一錘敲。黨員干部要把群眾的“急難愁盼事”當作“自家事”,主動跨前一步、多擔一分,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推動問題解決,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努力將“問題清單”轉化為“成效清單”,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用心用情解決急難愁盼問題,是對初心使命的踐行,也是對執政能力的考驗。新征程上,廣大黨員干部當以百姓心為心,在傾聽中感知溫度,在理解中升華情懷,在實干中彰顯擔當,讓民生答卷寫滿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民生幸福成為中國式現代化最溫暖的底色。
(張家港市后塍街道 沈欣緣、張家港市大新鎮 董晚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