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人經常以竹喻人,把“栽竹”與“育才”聯系在一起,鄭板橋就曾自題書齋“咬定幾句有用書,可忘飲食;養成數竿新生竹,直似兒孫”。竹子雖然是世界上生長最快的植物之一,但也要遵循生長規律、經過特定過程,只有生根破土、沐光向陽、經風傲霜,才能不斷拔節、持續成長。年輕干部成長在新時代,更應像竹子一樣扎根基層沃土、始終向陽生長,真正做到長江后浪推前浪、“新竹高于舊竹枝”。
思想上厚培土、深扎根,夯實固本培元之基。“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竹子之所以能夠“任爾東西南北風”,就在于其根部能“咬定青山不放松”。年輕干部向上生長,首先要向下扎根,尤其是夯實信仰之根,堅持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對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上,建立在對歷史規律的正確認識上,建立在對基本國情的準確把握上,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把這一思想轉化為堅定理想、錘煉黨性和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
實踐中多歷事、強本領,錘煉凌霜傲雪之能。“會與蒿藜同雨露,終隨松柏到冰霜”,是竹之高材的真實寫照。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練,年輕干部要想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擔得起重任,就必須經受艱難困苦的磨煉、關鍵崗位的淬火、重大任務的砥礪,只有經風雨才能壯筋骨、長才干。面對文稿撰寫難,就要多讀書、多積累、多總結、多練筆,以“胸中有丘壑”實現“筆下有乾坤”;面對政策把握難,就要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吃透上情、了解下情,找準切入點、平衡點,“以無厚入有間”;面對組織發動難,就要下沉到群眾中間、實操一線,設身處地分析痛點難點堵點,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因地制宜、分類施策,運用好思想政治工作這個傳家寶,以部分的突破帶動整體的提升。總之,難有萬千,唯勤不破,年輕干部只要能夠和同志們團結在一起,事不避難、義不逃責,就一定能夠在實踐鍛煉中練就一身硬功夫、真本領。
操守上勤修心、常正身,筑牢拒腐防變之堤。“未出土時先有節,到凌云處仍虛心”,是竹子最為世人稱頌之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修煉共產黨人的“心學”。年輕干部更要從起步時就注重修心正身,在社會生活中始終保持“公德心”,在適應社會環境、參與社會生活、學習社會規范、履行社會角色的過程中,恪守社會公德,實現自身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在本職工作中時刻保持“敬畏心”,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守一行,加強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約束,養成職業操守、職業習慣、職業道德,真正把職業當事業干、把崗位當戰位守。在家風建設中帶頭保持“自律心”,自覺涵養家庭美德,在做到長幼有序、孝慈有度、寬嚴有法的同時,從嚴管理和約束家人,自覺抵制低級趣味,管好“八小時”外,從近身處、從起步時就筑牢拒腐防變堤壩。
(揚州市委組織部 許萬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