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戚越走越親,朋友越走越近”。這句樸實的諺語,說出了中國人在人情往來中真摯的情感。這一飽含人情味的生活智慧,也是我們踐行群眾路線的“金鑰匙”?!盀槊裆辟F在“聽民聲”,只有真正“走”進群眾中間、“聊”出真實心聲、“解”開群眾心頭之憂,將心比心、以心換心,把群眾“上心事”變成黨員干部的“心上事”,抓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才能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邁開步子,走進尋常百姓家。“走深”是前提,必須邁開腳步、沉下身子。真正的“走深”,不是走過場、搞打卡,而是像走親戚一般,帶著真心,腳步沉到基層、目光落到細微處。每一次深入群眾,都是一次情感升溫;每一次步履丈量,都是在累積信任。黨員干部應不忘初心,真正把群眾當親人、把民情當家事,帶著感情、帶著責任、帶著問題,大步走進群眾家里,走到田間地頭,走遍基層的每一個角落。只有用腳步丈量民情、用真心贏得信任,才能讓群眾愿意說、敢于說、放心說,使“?;丶铱纯础闭嬲蔀辄h員干部的工作本分。
放下架子,聊透基層急難盼?!白呱睢笔乔疤幔傲耐浮眲t是關鍵一步。要“聊透”,關鍵在于放下身段、掏出真心。黨員干部應善于端群眾遞來的茶,坐群眾的板凳,在家長里短中留意“欲言又止”的憂慮,在嘮嗑說笑中記下“藏在心底”的難題。聊政策要用群眾聽得懂、信得過的“大白話”,在常聊多聊中練就“聽得懂群眾話、講得明政策理”的真本事,在“板凳會”“院落談”等多種場景中,營造輕松真誠的交流氛圍,用群眾語言講清政策,用共情態度化解情緒,用務實舉措回應關切,讓群眾的“金點子”成為解決問題、完善政策、改進工作的“金鑰匙”。
干出樣子,解好群眾心頭憂?!白呱睢崩c群眾關系,“聊透”是實現心心相印的紐帶,最終都要落到“解憂”這一目標上來。“解憂”重在“實”,貴在“快”。黨員干部應聚焦群眾急難愁盼,主動沉到一線察民情、聽民聲、問民需,堅持問題導向與結果導向相統一,緊盯教育、醫療、就業、住房、養老等民生熱點難點,多做雪中送炭的實事,多辦排憂解難的好事,以“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的過硬作風,確保每一件“憂心事”都有回應、每一個難題都有著落。
(泗洪縣界集鎮 劉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