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瞬息萬變的“快時代”,我們追求發展的加速度,期待改革的高效能。然而,在干部培養這一關乎各項事業發展的長期性工程上,卻必須遵循“慢功夫”的規律。“慢”是積淀,“穩”是常態,“實”是根本,唯有下足“慢功夫”,方能鍛造出能真正駕馭“快時代”、推動新發展,支撐事業行穩致遠的骨干力量。
練就“解剖麻雀”的心性。求真務實是破解難題的核心要義。唯有“慢”下來,沉到基層一線蹲點調研,與群眾同坐一條板凳拉家常、在田間地頭察實情,對具體問題進行由表及里、去偽存真地分析,方能練就發現真問題、了解真民情、找到真辦法的過硬本領。廣大黨員干部當主動深入基層、貼近群眾,既要“身入”更要“心到”,甘當“小學生”、拜群眾為師,在傾聽民聲、洞察實情中把握事物規律,讓每一項決策都建立在堅實的民意基礎和實踐驗證之上,真正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準、把對策提實。
練就“滴水穿石”的韌勁。干部面對復雜局面和艱巨任務,尤需定力與耐心,在“慢”的周期里,方能經歷完整的實踐循環,體驗從謀劃、執行到總結的全過程。無論是政策落地中的試點探索,還是矛盾調解時的反復溝通,抑或是民生項目推進中的持續優化,都要在一次次攻堅克難中培養不浮躁、不搖擺的戰略耐心,涵養面對困難鍥而不舍、面對誘惑不為所動的寶貴品質。黨員干部當樹立正確政績觀,發揚釘釘子精神,甘于做基礎性、鋪墊性工作,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直面挫折考驗,在解決一個個具體問題中積小勝為大勝。
練就“厚積薄發”的底蘊。真正的“慢”絕不是消極懈怠,而是厚積薄發。黨員干部只有經過充分的知識儲備和實踐積累,經歷重大項目攻堅、復雜矛盾處理、改革發展考驗,對工作的方向與規律有了深刻把握,才能產生更具前瞻性、科學性和突破性的創新思維和改革勇氣。要把學習作為終身習慣,既在書本中系統鉆研政策理論,又向實踐借鑒先進經驗、汲取群眾智慧,在學思踐悟中培養獨立思考和專業研判能力,成為所在領域的行家里手,從而在關鍵時刻展現擔當,在重要節點實現突破。
“慢功夫”既是干部成長哲學,也是育人哲學,需要堅實的制度保障與正向的氛圍熏陶雙向發力。要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機制,更加注重干部潛績和長期表現,旗幟鮮明地為那些作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有“潛績”干部撐腰鼓勁。要營造鼓勵探索、包容失敗的實干導向,勇于破除“唯任期周期論”和“唯即時效應論”的桎梏,讓廣大干部能夠從急功近利的焦慮中解放出來,心無旁騖地著眼長遠、謀劃未來。
(南京市建鄴區委組織部 吳金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