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群眾對我們擁護不擁護、支持不支持、滿意不滿意,不僅要看我們是怎么說的,更要看我們是怎么做的。”黨員干部謀事干事,不能耍嘴皮子、做假樣子、搞花架子,只有“實”字當頭、“干”字為先,真干事、干實事,改革發展的成果才會更加可感可及,人民群眾的幸福感才會更可持續、更有保障。
實干惠民,首在“實”字。只務虛不務實、只去想不去做,再好的愿景、再美的藍圖,都將淪為“鏡花水月”“空中樓閣”。想要干到實處、拿出實招、求得實效,首要的是找準問題癥結所在。摸不清實情,就找不出掣肘高質量發展的堵點、制約社會公平正義的痛點、影響群眾生產生活的難點,就難以對癥下藥、靶向治療。現在,一些干部要不馳于空想,要不騖于虛聲,本本主義、脫離實際。面對問題既不知其然,又不知其所以然,更不知其所以必然,解決問題經常是“兩眼一黑”“兩手一攤”。求實當務實,只有眼睛向下、腳步向下,由需轉實、脫虛向實,常沾泥水、多流汗水,才能把情況摸透、把問題找準、把對策提實。
實干惠民,要在“干”字。崇尚實干、狠抓落實,是我們黨一貫倡導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口號式落實、表態式落實、包裝式落實,搞“表面文章”“面子工程”,不僅干不到點子上,更干不到群眾心坎里,浪費人力物力財力不說,還會割裂黨群、干群關系。光說不做假把式,真抓實干顯真功,黨員干部要聚焦教育、醫療、養老等直接關乎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事,當真抓落實、認真抓落實、頂真抓落實,干不出成績不撒手、干不出成效不放手、人民不滿意不松手。既要干在當下,更要著眼未來,多做打基礎、固根本、立長遠的事,不以事小而不為、不因事難而自退,蹄疾步穩、久久為功,積小勝至大勝,圖近功至恒遠。
實干惠民,落在“惠”字。我們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是用來為黨和人民做事的,只能用來為黨分憂、為國干事、為民謀利。但是當前,一些干部把干事與個人名利捆綁,喜歡“做秀”而不是“做事”,熱衷“造勢”而不是“造福”,本質上是人民觀發生了動搖、事業觀出現了扭曲、政績觀產生了偏差。業績是干出來的,不是裱出來的,政聲是做出來的,不是秀出來的。面對艱巨繁重的發展改革任務,等不得、慢不得,更急不得,只有涵養“板凳一坐十年冷”的胸襟格局,不慕虛榮、不圖虛名、不務虛功,一錘接著一錘敲,一茬接著一茬干,把一件件好事辦好、實事辦實、難事辦妥,才能不斷創造出經得起人民和實踐檢驗的真業績。
(宿遷市沭陽縣委組織部馮維維、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