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生力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然而成長不能一蹴而就,經驗積累也絕非一日之功,只有在寂寞中守護初心、在沉潛中磨煉本領、在寧靜中提升境界,年輕干部才能真正成長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材。把“冷板凳”坐熱不是消極等待而是積極蓄能,不是被動接受而是主動選擇,這一樸素深刻的道理,對年輕干部而言,不僅是一種政治定力的體現,更是一種成長智慧的彰顯。
成長的道路是曲折的,越是渴望迎風張揚,就越需要扎根向下。“冷板凳”中飽含著基層實踐的汗水、平凡崗位的堅守、長期投入的執著,這些都是干部茁壯成長的寶貴養料,更是錘煉黨性的重要熔爐。焦裕祿在蘭考的風沙中默默耕耘,黃文秀在百坭村的鄉野間傾情付出,還有無數新時代年輕同志在科技前沿無聲鉆研、在鄉村振興一線扎根奉獻,他們都在“冷板凳”上淬煉出了赤誠的為民情懷和堅定的理想信念。這種“沉潛”的歷練,能夠幫助年輕干部祛除浮躁之氣,涵養“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
“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任何能力本領的獲得,都必須經過長時間的積累與錘煉。在專業領域深耕細作,在基層一線踏實調研,在平凡崗位精益求精,這些都是"坐熱冷板凳"的具體體現。這個過程雖然寂寞,卻是增長才干、積累經驗的寶貴機遇。年輕干部應當珍惜這段“沉淀期”,克服“生長痛”,練就“繡花功”,在理論修養、實踐能力、專業素養等方面實現全面提升。
把“冷板凳”坐熱,需要具備正確的價值觀和方法論,必須始終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平凡工作中踐行使命擔當;要端正心態,認識到平凡崗位的重要性,理解“天下大事,必作于細”的道理;要專注當下,無論身處何種崗位,都要全力以赴、精益求精;更要主動作為,將“冷”崗位變成“熱”舞臺,在有限的崗位上創造無限的價值。組織層面也要為年輕干部“發光發熱”創造良好環境,完善干部培養機制,注重在基層和艱苦崗位鍛煉干部,建立常態化輪崗交流制度;建立科學考察體系,強化實績導向,既看顯績也看潛績,讓甘于奉獻、踏實干事的干部有舞臺、有盼頭;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氛圍,讓年輕干部能夠沉下心來干事創業;關心干部成長,及時幫助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困難,讓每一位年輕干部都在沉淀中蛻變,在靜待花開的過程中積蓄力量,在新時代的征程上綻放絢麗的光彩。
(揚州市委組織部 王向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