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在第十二個烈士紀念日來臨之際,我們緬懷那些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獻出寶貴生命的英烈。沒有他們的流血犧牲,就沒有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作為新時代的青年,自當以堅定的理想信念砥礪赤誠忠心、以過硬的意志品格扛起時代重任、以優異的奮斗業績告慰革命先烈,讓英雄精神在青春奮斗中薪火相傳、熠熠生輝。
筑牢信仰之基,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堅定致敬英雄。英雄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光輝事跡是理想信念最生動的教材。冰天雪地中,楊靖宇將軍戰斗至生命最后一刻,以草根棉絮果腹,詮釋了何為“鐵血忠魂”;萬里海空上,“海空衛士”王偉用生命捍衛國家尊嚴,“81192收到,我已無法返航,你們繼續前進!”的呼號至今催人奮進;扶貧路上,年輕干部黃文秀將青春與生命獻給脫貧攻堅事業,以行動書寫“初心不渝,使命必達”的壯美篇章。每一次對英雄的仰望,都是一次對生命價值的靈魂喚醒;每一次對先烈的緬懷,都是一次對職責使命的鄭重宣誓。新時代青年正處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更應主動走進歷史深處,從英雄事跡中汲取穿越時空的精神力量,不斷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用遠大志向引領青春航向。
砥礪奮斗之志,以“千磨萬擊還堅勁”的堅韌致敬英雄。英雄的偉大,既在于關鍵時刻的挺身而出,更在于那種為信仰百折不撓、玉汝于成的堅韌境界。29歲的陳延年面對酷刑毫不屈服,高呼“革命者光明磊落、視死如歸,只有站著死,決不跪下”,展現了共產黨人的錚錚鐵骨;“兩彈一星”元勛們隱姓埋名數十載,在艱苦條件下嘔心瀝血、刻苦攻關,挺起了共和國的脊梁。他們身上所展現的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是英雄氣概最動人的詮釋。前行路上,“雪山”、“草地”依然存在,需要跨越的“婁山關”、“臘子口”還有很多。新時代青年要自覺摒棄“驕嬌”二氣,主動到艱苦環境和吃勁崗位上擔苦、擔難、擔重、擔險,在實踐的熔爐中淬煉成鋼,鍛造面對困難不低頭、面對挑戰不退縮的硬脊梁、鐵肩膀,以“吹盡狂沙始到金”的毅力,在新征程上闖關奪隘、闊步前行。
扛起時代之責,以“舍我其誰挑重擔”的實干致敬英雄。最好的紀念是傳承,最高的致敬是奮斗。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的閱兵式上,功勛榮譽旗幟的榮耀傳承與大國重器的震撼亮相,既是對歷史的告慰,更是對未來的宣言。今日之中國,早已是山河無恙、國富兵強,英雄們期盼的盛世已然實現。歷史的接力棒已經傳遞到我們手中,偉大的事業召喚青春的力量。新時代青年生逢其時,重任在肩,決不能有“躺平”的心態、“擺爛”的言行。要立足本職崗位,將英雄精神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科技創新最前沿、鄉村振興大舞臺、服務群眾第一線奮勇爭先,把尋常工作做成超常,把普通工作做出特色,把優勢工作做成精品,用實實在在的業績,書寫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無愧于英雄的青春華章。
(濱海縣陳濤鎮人民政府 葉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