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將至,為鞏固拓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成果,中央紀委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國慶中秋期間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從嚴糾治“四風”的通知》。《通知》強調,要壓實主體責任,推動各級黨組織深刻認識中央八項規定是黨中央徙木立信之舉,堅守節點、寸步不讓,堅決杜絕學習教育結束即“過關”等錯誤思想,毫不放松抓緊抓實作風建設。
放假不放松,過節不“過界”。廣大基層黨員干部身處服務群眾一線,更需繃緊作風之弦,嚴守鐵規矩、把住硬杠杠,營造風清氣正的節日氛圍。
闔家團圓、共享歡樂的溫馨節日,也是“四風”問題的高發期,更是檢驗黨員干部作風建設的重要關口。一張看似普通的節日賀卡、一頓“增進感情”的聚餐、一份包裝精美的土特產……這些節假日期間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往往是作風失守的起點,若不及時警惕、堅決糾治,很容易演變為違規違紀的大事。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組織大力糾治違規吃喝、違規收送禮品禮金、侵害群眾利益等突出問題,形成有力震懾。作風建設從來不是“一陣風”,而是常態化、長效化推進的徙木立信之舉。節日不能成為放松要求的借口,團圓的氛圍更不能成為作風“打折扣”的理由。基層黨員干部要把準作風建設新要求,始終保持思想上不放假、紀律上不懈怠的清醒自覺,真正做到過節不失節、過節更“守節”。
越到過節,越要繃緊廉潔弦。日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8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進行公開通報。這些通報的反面典型案例也警醒我們,在正風肅紀反腐的高壓態勢下,仍有少數黨員干部心存僥幸、肆意妄為。基層黨員干部要以典型案例為鏡鑒,對照黨紀黨規具體要求開展“自我體檢”,重點檢視是否存在通過快遞、電子紅包等隱形方式收送禮品禮金、以“團建”“調研”名義變相公款吃喝等問題,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做到早發現、早糾正。節日作風建設不能只停留在“不違規”的底線要求上,更要通過踐行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讓傳統節日蘊含的精神、價值與能量深入人心。以身作則,不搞鋪張浪費、大吃大喝那一套,不講排場、不比闊氣,同時,更加注重家庭家風家教,立好“廉節家規”,切實把廉的防線筑起來,正的風氣樹立起來。
節日放假,但群眾的需求不“放假”;干部休息,為民的責任不“缺位”。對基層而言,節日臨近既是開展走訪慰問、排查安全隱患的關鍵節點,更是基層黨員干部貼近群眾、傾聽訴求、解決難題的重要契機。給特殊群體送去節日慰問、排查轄區消防安全隱患、加強人群聚集處的治安保障,都需要基層黨員干部放在心上、抓在手上。這并非要求基層干部必須“24小時連軸轉”,而要始終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頭,做到節假期間履職盡責不打折、響應訴求不缺位。尤其針對節日頻發問題,應當提前預判形勢、謀劃部署方案,主動靠前對接需求、及時跟進解決,扎實做好民生保障、應急處置、困難幫扶等工作,用干部的“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既讓群眾在節日團圓中感受溫暖,更能擁有“找得到人、辦得了事”的安心。
(無錫市梁溪區黃巷街道 季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