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八穩”意指說話、做事穩當,也形容做事只求不出錯,缺乏進取精神。對年輕干部來說,如果刻意追求“四平八穩”,看似是一種追求穩妥、遵規守紀的工作狀態,但背后常常隱藏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消極態度。長此以往,不僅侵蝕著年輕干部的銳氣與擔當,也不利于干部隊伍良性健康發展。
年輕干部抱有“四平八穩”的心態,往往是思想放松、擔當精神弱化的集中體現。有的信奉“少做少錯、不做不錯”,對征地拆遷、基層治理、信訪穩定等工作敬而遠之,認為只要規避難啃的“硬骨頭”、難接的“燙手山芋”,便可遠離“聚光燈”的審視;有的在工作中不想謀劃、不愿思考,工作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呈現“不前不后差不多、四平八穩隨大流”的中游狀態。以上種種不求上進但求“舒服”,規避風險、自我保護的表現,不僅是對事業的不負責,更是對青春的辜負。應看到,年輕干部行穩致遠不是一味地工作求“穩當”、事業上“保險”,追求進步靠的也不是圓滑世故、老氣橫秋,抖擻精神、奮越而上才是年輕干部該有的精神狀態。
年輕干部要想打破“四平八穩”的狀態,關鍵在于有責任、有擔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事總是有風險的,天底下哪有那么多四平八穩、順風順水的事。正因為有風險,才需要擔當?!笔挛锿褪沁@樣,越怕事越容易出事,越想繞道走矛盾就越堵著道。只有豁得出去、敢闖敢干,下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決心,才可能克服困難、戰勝挑戰。年輕干部作為黨和國家事業的生力軍,如果遇到問題躲開走,碰到矛盾繞道過,如何能在關鍵時刻敢于擔當、勇于作為?為官避事平生恥,重任千鈞惟擔當。面對困難挑戰,要摒棄“避嫌”“避重”思維,主動投身改革發展主戰場、攻堅克難第一線、服務群眾最前沿,意氣風發、滿腔熱血地把工作干好、干出業績。
年輕干部堅決摒棄“四平八穩”思想觀念,重在守正創新。守正是發展的領航標,創新是發展的動力源。對年輕干部來說,人人肩負著薪火相傳的歷史使命、民族復興的時代重任,應該人盡其才、人盡其責,敢于走“不好走的路”。年輕干部最具活力和創造力,要打破思維定勢和路徑依賴,敏銳洞察時代潮流和發展需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聚焦前沿領域、新質生產力發展等重大命題,大膽探索、先行先試,不斷推動制度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勇做把握時代、引領發展的“開路先鋒”。當然,也要看到,創新不等于冒進,要在“守正”的前提下求變求新求進,做到創新不失穩、敢為不妄為,努力在“少有人走的路”上闖出新天地、干出新業績。
(宿遷市宿豫區委組織部 楊韜、萬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