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向全國廣大農民和工作在“三農”戰線上的同志們致以節日祝賀和誠摯問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農業農村現代化。功以才成、業由才廣。農業農村現代化關鍵在人才,各級黨組織需把人才資源作為第一資源,搭好臺鋪好路,形成人才價值實現與鄉村全面振興的互相促進、良性循環。
“沙里淘金”選才,蓄足源頭活水。不拒眾流,方為江海。擁有一支結構合理、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的鄉土人才隊伍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剛性需求、必要之舉。廣角識別“原鄉人”,“拉網式”尋訪摸底本土人才,建立鄉土人才數據庫,動態管理、跟蹤服務,對“土專家”“田秀才”確保人盡其才、野無遺賢。真情召喚“歸鄉人”,建立定期聯系機制、流動人才結對關愛制度,搭建“外出人才家鄉行”“青年學子聯絡站”等平臺,傳鄉音、話鄉情,認鄉友、結鄉心,講好振興帶頭人、返鄉新農人創業致富故事,持續釋放田園“歸巢效應”。事業吸聚“新農人”,整合鄉村發展需求,分類厘清產業類型,編制緊缺人才清單,線上線下發布“求賢令”,全面立體呈現鄉村發展機遇和規劃藍圖,吸引更多鄉土人才筑夢鄉村、建功立業。
“精耕細作”育才,涵養奔涌勁頭。鄉土人才常年活躍在生產第一線,具有豐富的生產實踐經驗,要確保鄉土人才充分發揮自身獨特優勢,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全心培養是關鍵。與時俱進更新理論觀念,從田間務農到直播帶貨,組織鄉土人才到一線“墩苗”,在親身體驗中增強了解,更好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因材施教加強分類培訓,按照“發展什么教什么、缺少什么補什么”的思路,用好“農民田間學校”,聚焦生產經營實際、特色產業發展,引進電商顧問、技術專家、致富帶頭人等傳經送寶,走進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農業企業等單位研學鍛煉,針對性補齊市場營銷、品牌打造等認知欠缺和能力短板。充分發揮“頭雁”作用,以帶動一群、輻射一片、造福一方的抱團發展效應,讓更多村民蝶變成才、破土飄香。
“人崗相宜”用才,激發澎湃動能。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是事業發展最關鍵的因素。”為鄉土人才發揮作用、施展才華提供更加廣闊的天地,是人才工作的價值所向,也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所在。厚植以用為本理念,結合鄉村實際和人才專長,高效配置資源,把鄉土人才用在適宜的“刀刃上”,在攻堅克難的“用武之地”大展拳腳。持續解開用人束縛,給予更多容錯試錯空間,支持鄉村人才領辦專合社等經營模式,搭建與農業專家、行業精英的即時對話平臺,助力鄉土人才攜手村民創新、探索產業發展新路徑。暢通晉升選拔渠道,打破學歷、資歷等門檻,堅持以能力論英雄、以實績評高下,選樹典型標桿,落實激勵辦法,大膽“給位子”“鋪路子”,以人才有序流動助力人力資源潛能釋放,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堅實的智力支持。
(無錫市新吳區鴻山街道馬世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