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一線是青年干部成長的沃土、淬煉真金的熔爐。當前,一大批滿懷理想的青年干部奔赴基層“墩苗”,這既是賡續黨的優良傳統,更是錘煉筋骨、增益才干的戰略之舉。然而,“墩苗”的關鍵在于能否真正“壯根”——讓青年干部在基層扎下信念之根、能力之根、情懷之根,從經歷“鍍金”走向能力“煉金”。
深扎沃土,一線磨煉顯擔當。新時代的基層不同以往,利益交織的矛盾化解、應急處突的風險挑戰、群眾日益多元的訴求期盼,構成了一張寫滿時代特色與復雜維度的“考卷”。青年干部若僅滿足于“身入”,便無法把“根”深扎泥土,難以觸及基層跳動的脈搏,無法擔得起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大任。唯有秉持“為基層立心、為群眾立命”的信念,把“抓鐵有痕”的干勁化作堅持,才能在基層“主戰場”中,鍛造膽識定力、磨礪責任擔當,練就服務人民群眾的“壯筋骨”和“鐵肩膀”。
學用淬煉,基層熔爐鍛真章。基層工作的復雜性,恰是最好的“磨刀石”。青年干部須放下架子、撲下身子,主動將書本與實踐相結合,在“接地氣”中汲取豐厚營養。要始終保持謙遜之心,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在與群眾同坐一條板凳、同吃一鍋飯的過程中,讀懂基層這部厚重的“無字之書”,將化解鄰里糾紛、推動產業項目、改善人居環境的實踐,轉化為做好群眾工作的真功夫。這個過程,是從理論到實踐的關鍵轉變,更是從“知”到“行”的深刻淬煉,唯有如此,方能鍛造出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真金”。
組織護航,嚴管厚愛促成長。“墩苗”不易,“壯根”更需精心培育。組織部門不能將干部“一下了之”,必須做好全程的“育苗師”和“護林員”。要建立健全“選育管用”全鏈條機制,既“鋪路子”也“壓擔子”,根據干部特點安排到關鍵崗位經受歷練;既“搭臺子”也“架梯子”,通過導師幫帶、交流輪崗等方式助力成長;既要“嚴管”也要“厚愛”,常“修枝剪葉”,勤“驅蟲防病”,加強日常監督管理,引導其扣好廉潔從政的“第一粒扣子”,同時也要在政治上激勵、工作上支持、心理上關懷,讓青年干部在基層既能沉心“蹲下身”也能奮發“跳得起”,在廣闊天地中心無旁騖地干事創業。
根深方能葉茂,本固才可枝榮,當青年干部在基層將信念之根扎得更深、能力之根鍛得更強、情懷之根鑄得更牢,真正做到“墩”得實、“壯”得牢,干部隊伍必將煥發出更加蓬勃的生機,為民族復興的宏偉目標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勁動能。
(蘇州市吳江區震澤鎮 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