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持續抓好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貫徹落實,進一步下大氣力把黨建設好,打造一支黨性純潔的隊伍、紀律嚴明的隊伍,使我們黨始終不負人民,團結帶領人民順利完成所肩負的歷史使命。”紀律是標尺,更是規矩。當前面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復雜局面,廣大黨員干部正以“有為”的姿態擔當作為。但“有為”不可“亂為”,更需心中“有畏”,將紀律“高壓線”化作干事“護身符”,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為官避事平生恥,有為者自有其位。“有為”是黨員干部職責所在,是擔當精神的直接體現。對于大多數黨員干部來說,成長的黃金期往往與事業的爬坡期相重疊,絕不能因一時未得其“位”而心生懈怠、放松要求。必須清醒認識到,“位”是階段性的、有限的,而“為”是根本的、無限的。在看似平凡的崗位上,恰恰是沉下心來增長本領、磨礪品格、力求實績的最佳時機。黨員干部應堅定“有為”之志,將基層一線作為最好的課堂,主動到改革發展主戰場、服務群眾第一線去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以扎扎實實的“有為”成效,贏得組織的認可和群眾的點贊。
“有位”更須“有畏”,黨員干部的“位”不僅是干事的平臺,更是沉甸甸的責任托付。“有位”之時,更需常懷“有畏”之心。唯有始終葆有“君子有畏”的清醒警覺,才能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穩得住心神、管得住行為、守得住清白,才能在“糖衣炮彈”和“歪風邪氣”面前堅如磐石,才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過程中蹄疾步穩、奮發有為。
以“有畏”推動“有為”。黨員干部“有畏”并非畏首畏尾、瞻前顧后的“不作為”,而是基于規則意識和底線思維的清醒自律;“有為”也絕非盲目沖動、胡亂作為的“莽撞干”,而是建立在遵規守紀基礎上的勇于擔當。心有所畏,才會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行有所為,才算盡忠職守、負責擔當。真正的“有畏”,恰恰是為了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有為”。黨員干部應當正確處理好“有畏”與“有為”的關系,常懷本領恐慌的敬畏感,永葆求知若渴的學習熱情和艱苦奮斗的創業激情,以“朝受命、夕飲冰,晝無為、夜難寐”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在開展工作中不斷提升應對復雜局面、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錘煉擔當重任的硬脊梁、鐵肩膀、真本事。
(儀征市委組織部 許保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