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繁重,群眾訴求多元復雜,選派年輕干部深入信訪一線掛職鍛煉,增強與人民群眾的感情,提升做群眾工作的能力,成為各地培養干部的有效舉措。如何在直面民情、處理矛盾中,褪去“書生氣”、沾染“泥土香”、練就“真功夫”,也成為年輕干部的“必修課”。
要涵養“為民初心”,把穩人生航向。信訪工作事關大局穩定,事關改革發展,事關群眾根本利益,是“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面對這些復雜問題,是選擇“繞著走”“向上推”,還是“迎著上”“主動攬”,考驗的是年輕干部的初心純度。要胸懷國之大者,準確把握新時代信訪工作“三個重要”的定位,牢記為民解難、為黨分憂的職責使命,特別注重防范化解在黨的建設、民生改善、意識形態、安全生產等領域的各類風險,防止一般性風險向政治性風險轉化。要站穩人民立場,積極投身群眾接訪和積案化解工作,遇事多換位思考、將心比心,真心實意解決群眾問題、維護群眾利益、幫扶困難群眾,培養“民呼我為”的行動自覺,把服務群眾的初心轉化為持之以恒的實際行動。
要磨礪“辦事耐心”,保持良好心態。信訪掛職的年輕干部文化水平高、思維活躍、眼界開闊,是組織挑選的各單位、各領域的“好苗子”。但是面對信訪工作這個涉及政策、法律、情理的交叉領域,面對群眾帶著怨氣、焦慮甚至誤解而來,要保持“板凳要坐十年冷”“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心態,虛心向群眾學、向實踐學,努力將理論知識的“書生氣”轉化為破解難題的“工匠氣”。要甘當“小學生”,準確把握信訪工作的職責任務,遵循信訪工作“五項原則”,努力學習相關政策業務、法律法規和工作方法,特別注重學習信訪部門老同志的寶貴經驗,在解決具體問題中增長才干,盡快成為群眾工作的行家里手。要勇做“實干家”,堅持深入一線、深入群眾,多當幾回“熱鍋上的螞蟻”,多接幾回“燙手的山芋”,多上幾回“刀山火海”,沉得住氣、耐得住煩,從對群眾的一聲問候、為群眾倒的一杯熱茶開始,讓群眾把話說完、把情緒釋放完,真心傾聽、耐心疏導,真正融入信訪工作,在實踐實戰中履職盡責,在擔當作為中歷練成長。
要秉持“破解決心”,錘煉過硬本領。信訪問題往往是歷史問題與現實矛盾的交織,是多年積壓的“硬骨頭”,同時也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個案背后可能折射出政策盲點或治理短板。要勇做難題破解者,克服畏難情緒,發揮年輕干部善于開拓創新的優勢,不拘泥于傳統的經驗做法,創造性地開展信訪工作,在原則范圍內靈活尋找“最優解”,讓干部群眾感到“新人、新面孔、更有新思路、新辦法”。即便訴求無法滿足,也要關心其實際困難,在政策允許范圍內鏈接社會資源,給予“暖心之情”。要爭當治理參謀手,善于“解剖麻雀”,把信訪作為收集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檢驗政策得失的“試金石”,善于從群眾反映的普遍性、傾向性問題中,發現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為科學決策、改進工作提供有效參考,實現“解決一件事”到“解決一類事”的跨越,努力把信訪工作過程變為推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過程。
(揚州市委組織部 繆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