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流滾滾,戰鷹翱翔,旗幟獵獵。9月3日,北京天安門廣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盛大閱兵隆重舉行。三軍將士英姿勃發,國之重器震撼亮相,偉大抗戰精神在鏗鏘步伐與雷霆之聲中激蕩回響。紀念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告:要傳承和弘揚偉大抗戰精神,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而團結奮斗。當歷史的榮光照亮現實,時代的重任已責無旁貸地落在年輕干部肩上。從這震撼人心的閱兵盛典中,我們當深刻感悟、汲取力量,在民族復興的征程上鐫刻下屬于年輕一代的奮斗印記。
鑄鐵血丹心,在絕對忠誠中校準“信仰坐標”。受閱官兵堅毅如磐的目光、整齊劃一的動作、響徹云霄的誓言,無不詮釋著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絕對忠誠。這份忠誠,是閱兵方陣最震撼人心的底色,更植根于抗戰先烈用鮮血澆灌的沃土。無論是抗戰時期“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的決絕,還是今天“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誓言,都昭示著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忠誠是魂,是干事創業、攻堅克難的根本前提。年輕干部作為黨和國家事業的生力軍,必須將對黨絕對忠誠融入血脈、鑄入靈魂。要深刻認識到,旗幟鮮明講政治不是空洞口號,而是具體行動。必須在思想上高度認同核心,政治上堅決維護核心,組織上自覺服從核心,行動上緊緊跟隨核心。要深學細悟黨的創新理論,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面對復雜形勢和風險挑戰,要像受閱將士一樣,目光如炬,立場堅定,始終做到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確保青春航船永不偏離正確方向。
礪鋼筋鐵骨,在千錘百煉中校準“本領坐標”。閱兵場上,新兵種、新裝備驚艷亮相,彰顯的是國防科技實力的跨越;受閱官兵們精準到毫厘的配合,展現的是實戰化訓練的累累碩果。勝利從來只垂青有準備者、有能力者。抗戰時期,從持久戰的戰略智慧到“小米加步槍”的靈活戰法,正是依靠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在逆境中錘煉本領,才贏得了最終勝利。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改革發展任務艱巨繁重,新矛盾新挑戰層出不窮。年輕干部肩負著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時代重任,必須擁有與之相匹配的“鋼筋鐵骨”和過硬本領。要摒棄“驕嬌”二氣,如受閱戰士般在訓練場上揮汗如雨,主動投身到改革發展的主戰場、維護穩定的第一線、服務群眾的最前沿。要時刻保持“本領恐慌”的危機感和“空杯心態”,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既要精通本職業務,也要廣泛涉獵經濟、科技、法律等多領域知識,不斷優化知識結構,提升專業素養。
踐赤誠初心,在躬身實干中校準“為民坐標”。閱兵,是人民軍隊向祖國和人民的匯報。那山呼海嘯般的“為人民服務”口號,道出了人民軍隊的根與魂;那響徹云霄的“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錚錚誓言,更是對歷史真理的深刻昭示和面向未來的莊嚴承諾。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銅墻鐵壁。抗戰偉力的最深厚根源在于人民,地道戰、地雷戰、支前洪流,無不映照著軍民魚水情深。同樣,新時代的輝煌成就,也源于億萬人民的共同奮斗。年輕干部要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情懷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像閱兵將士守護國家安全一樣,守護好人民群眾的利益。走出機關、深入基層、貼近群眾,聽民聲、察民情、聚民智,真正把群眾“盼的事”變成要“干的事”。要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用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成效贏得民心、筑牢根基。唯有如此,才能匯聚起如閱兵方陣般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筑就民族復興的鋼鐵長城。
(高郵市開發區 周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