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將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偉大抗戰精神,永遠是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強大精神動力。新時代新征程,廣大黨員干部作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中堅力量,當汲取偉大抗戰精神的磅礴力量,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道路上勇毅前行。
發揚“為有犧牲多壯志”的斗爭精神。從平型關大捷打破“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到百團大戰彰顯中國軍民的不屈抗爭,我們黨一路走來就是在不斷斗爭中求生、在斗爭中壯大、在斗爭中奪取勝利的。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必然要跨越更多“險灘”“隘口”,防范更多“黑天鵝”“灰犀牛”。這就要求廣大黨員干部既要在思想上繃緊“斗爭之弦”,深刻認識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敢闖敢試、敢為人先;更要在行動上練就“斗爭之能”,主動到重大任務一線經風雨、見世面,在鄉村振興主戰場破解發展難題,在基層治理第一線化解矛盾糾紛,在防汛抗旱、搶險救災等急難險重任務中磨礪意志,在與各種困難和風險的斗爭中沖鋒在前、建功立業。
積蓄“千磨萬擊還堅勁”的自強力量。自強不息歷來是中華民族鮮明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文明賡續傳承的力量源泉。抗戰時期,面對敵人的封鎖圍剿和物資極度匱乏,中國共產黨帶領軍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用鋤頭和镢頭開墾出“陜北的好江南”。邁入新征程,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不是一朝一夕、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需要每一位黨員干部錘煉自強不息的品格,錨定目標、乘勢而上、開拓前行。要有爭先創優的信心和勇氣,拿出“干得好、當標桿”的魄力,主動學習黨的創新理論、政策法規和業務知識,解放思想,向先進學習,以新思路謀求新發展,以新眼光把握新機遇。弘揚實干作風,立足產業升級、科技創新、民生改善等重點工作,加壓奮進,在日拱一卒中實現自身的長足進步,不斷積小勝為大勝。
站穩“愿與人民同患難”的群眾立場。民心向背,決定著歷史的選擇。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新時代繼承和弘揚偉大抗戰精神,關鍵是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廣大黨員干部當深刻認識到,權力來自于人民、更要服務于人民,必須始終與人民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要主動“沉下身子”,常態化開展“社情民意聯系日”“換位跑一次”等活動,通過走訪調研、民意懇談等方式,精準掌握群眾在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的急難愁盼問題。要善于解決問題,對群眾反映的訴求,明確時限、掛圖作戰,做到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以為民服務的實際成效譜寫新的壯麗篇章。
(常熟市委組織部 張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