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日。這場鑄就世界戰爭史上奇跡、書寫中華民族恢宏史詩的戰爭,孕育出偉大抗戰精神,不僅是那段歷史的生動寫照,更是我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激勵著一代代中國人民攻堅克難、接續奮斗。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精神引領。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廣大黨員干部須深刻領會偉大抗戰精神的豐富內涵,在歷史回響中汲取奮進力量、在瞭望未來中激勵擔當作為,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彼岸勇毅前行。
在銘記歷史中筑牢信仰之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偉大抗戰精神,是全體中華兒女在血與火的考驗中鑄就的精神豐碑。從盧溝橋頭的烽火到平型關下的捷報,從南京大屠殺的屈辱到臺兒莊戰役的豪情……無數先烈用生命詮釋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譜寫了“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英雄壯歌。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了傳承信仰。廣大黨員干部要帶頭做歷史的學習者、傳承者,把偉大抗戰精神作為黨性教育的生動教材,從“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訓中淬煉出清醒,從“眾志成城御外侮”的壯舉中凝聚起共識,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用初心之志奏響奮進之歌。
在攻堅克難中勇擔時代之責。偉大抗戰精神蘊含著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體現了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這種在困境中不屈、在挑戰中奮進的精神,在新時代依然閃耀著璀璨光芒,激勵我們攻克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當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我們面臨的風險挑戰前所未有。科技領域的“卡脖子”難題、發展中的結構性矛盾、國際環境的復雜變數……越是艱難時刻,越要發揚抗戰時期那種攻堅克難、勇擔重任的精神品質。廣大黨員干部要始終走在前、作表率,在矛盾沖突關口事不避難、義不逃責,在改革創新路上知重負重、知難克難,切實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重任。
在同心共濟中凝聚復興之力。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喚起了全民族的覺醒和團結。四萬萬人齊蹈厲,同心同德一戎衣。這種“萬眾一心、同舟共濟”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穿越風雨的制勝密碼,更是實現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今天,我們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邁進,同樣需要凝聚全體中華兒女的智慧和力量,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讓個人的“小我”融入國家民族的“大我”。廣大黨員干部要積極發揮“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的作用,團結帶領群眾齊心協力、共同奮斗,充分激發建功立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以涓滴之力匯聚成不可戰勝的民族洪流,努力實現無數先賢英烈振興中華的未竟夙愿。
(南京市玄武區委組織部 陳祎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