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發展,關鍵在黨,關鍵在人。組織部門肩負著選人用人的重要職責,必須聚焦“人”這個關鍵,堅持“向人要生產力”,以更強的干部優勢、更多的黨員力量、更好的人才資源,創造更多高質量發展成果,在服務大局中彰顯組織工作的使命擔當。
堅持以更大力度激勵人,鍛造敢為善為的中流砥柱。健全完善有利于黨管干部、選賢任能的干部選拔任用制度機制,讓好干部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挑大梁、勇作為。樹立鮮明導向。開展常態化干部研判分析,深化“家家到、人人談、個個研、周周會”機制,注重在重大斗爭一線考察識別干部,實施領導干部“擔當指數”評價,考準考實干部實績。推行“一次談話、一則通知、一張清單、一場會議、一組評估”干部離任交接機制,引導干部盡心盡責謀事干事,清清爽爽盤點交賬。聚焦專業賦能。制定干部專業能力提升計劃,舉辦產業體系構建、營商環境優化、城鄉融合發展、基層社會治理等專題培訓班,綜合運用揭榜掛帥、桌面推演、工作復盤等方法,提升培訓效果。聚焦外經外貿、跨境電商、低空經濟等新領域開展學習輔導,進一步提高干部在對外開放條件下干事創業的能力。強化關心關愛。用好用活職級晉升政策,進一步統籌職級使用,突出向基層和一線傾斜,放大激勵效應。依托“組織部長接待日”“雙向約談”“談優談差”等形式,落實干部“提拔、交流、退出、退休”四必談。堅持“三個區分開來”,建立改革創新重大項目風險報備機制,加強“下”后干部跟蹤管理,以鮮明態度為擔當者擔當。
堅持以更實舉措凝聚人,淬煉走在前列的先鋒模范。健全完善“黨委主責、支部主抓、黨員主體”工作機制,引導廣大黨員立足崗位當先鋒。抓好基層帶頭人。穩步推進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加強法治薄弱村、經濟薄弱村、軟弱渙散村研判,用好村(社區)書記后備人選庫,圍繞民意調查率、村集體經濟增長率、黨員活動參與率、12345接訪率等方面,通過個人自評、群眾測評、領導點評、組織聯評等環節,全面掌握基層黨員干部履職情況。壯大治理生力軍。堅持“力量下沉、數字賦能”,加強社會治理“一站式”中心建設,有序推動政法、執法、服務、社會、行政“五種力量”融入基層治理。優化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功能設置,持續深化提戶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三提三知”工作法,切實增強基層干部聯系服務群眾能力。建強發展先鋒隊。加強機關黨員、流動黨員、“兩企三新”黨員等群體的分類管理,優化發展黨員路徑,有序推進“萬名普通黨員進黨校”培訓,完善組織生活巡學旁聽機制,廣泛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總有黨員在身邊”“機關黨員換位新體驗”等活動,推動黨員站得出、頂得上、靠得住。
堅持以更優生態成就人,集聚五湖四海的卓越英才。健全完善發現人才、培養人才、激勵人才的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充分調動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優化政策供給。立足產業發展需求,在人才引進、培養、使用、評價、激勵等方面給予更大政策支持。加大人才資金投入力度,設立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對高層次人才和重大人才項目給予資助和獎勵。完善人才住房、子女教育、醫療保障、養老服務等配套政策,解決人才后顧之憂。搭建發展平臺。加強人才創新創業平臺建設,依托各類園區、產業基地、科研機構等載體,積極推進產學研合作,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人才攻關聯合體、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等,促進人才、技術、項目等創新要素的深度融合,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發展。做強服務保障。建立健全人才服務體系,提供政策咨詢、項目申報、手續辦理等“一站式”服務。建立領導干部聯系服務專家制度,定期走訪慰問人才,及時了解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情況,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加強人才文化建設,開展各類人才交流活動,積極營造尊重人才、關心人才、支持人才的良好社會氛圍。
(海安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錢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