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揣上進之心,渴望在崗位上施展拳腳,這本是年輕干部活力與激情的彰顯,無可非議。然而,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真正的“上進”絕非靠鉆營求取,而是憑借自身腳踏實地、鼓足干勁地不懈奮斗贏來的。年輕干部理應秉持務實勤勉的工作作風,把對“上進”的期盼轉化為實實在在的“上勁”動力,用辛勤的汗水,揮毫潑墨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把“上進”變“闖勁”。翻山越水尋常事,英雄不問艱難事。當前,無論是推動高質量發展,還是化解基層矛盾,都迫切需要年輕干部挺身而出,以分秒必爭、寸步不讓的“闖勁”沖鋒在前,在實踐的熊熊烈火中錘煉敢闖敢干的鋼鐵脊梁。年輕干部要保持“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銳氣,摒棄“躺平”心態,在改革創新前沿敢當開拓進取、敢擔善為的“闖將”;在防汛救災、應急處突一線勇做迎難而上、帶頭沖鋒的“先鋒”。敢啃硬骨頭,敢挑重擔子,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勇氣和魄力,主動靠前尋找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方法,在時代的舞臺上踏出堅實有力的創新奮進軌跡。
把“上進”變“韌勁”。成長從不是“一夜成名”,而是“一路成長”;事業從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以貫之”。張桂梅數十年堅守山區教育,助數千女孩走出大山;黃大發帶領村民歷時36年,在懸崖峭壁上鑿出“生命渠”。對于年輕干部來說,要秉持一股“韌勁”,常下“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的笨功夫,多做“水滴石穿、繩鋸木斷”的重復功。樹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決心和毅力,既要做顯功也要做潛功,既謀當下更計長遠,摒棄急功近利心態,以甘坐冷板凳的沉穩定力,在各自的專業領域深耕細作、鉆研探索。無論身處鄉村全面振興的廣闊田野,還是置身科技創新的前沿陣地,始終保持“日拱一卒”的專注執著,通過持續不斷的積累,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華麗轉身,在堅守中鑄就非凡業績。
把“上進”變“干勁”。大道至簡,實干為要。一個“干”字,是我們黨奪取新勝利的法寶,也是億萬中國人的精神品格。有些干部在談提拔待遇時“兩眼放光”、斗志昂揚,面對任務挑戰時卻“雙目無神”、垂頭喪氣,這般表現,決然扛不起挑大梁的重任。年輕干部作為新時代的中流砥柱,應強化“干字當頭”的意識,鉚足干勁,以苦干彰顯擔當,以實干詮釋責任,以巧干提升效能。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以釘釘子精神,把每項工作落細落實,讓“上進”的目標,在充滿“干勁”的一錘一鑿中照進現實。
(宿遷市泗陽縣委組織部 焦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