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西藏自治區(qū)黨委和政府工作匯報時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大力弘揚老西藏精神、‘兩路’精神。”“兩路”精神形成于川藏、青藏公路建設的偉大實踐中,熔鑄著對黨和國家事業(yè)的無限忠誠,源自對偉大使命的堅定信仰。廣大黨員干部要自覺傳承精神血脈,在改革發(fā)展的實踐中錘煉“不怕苦、不怕難”的堅強意志,砥礪“不服輸、不退縮”的頑強品格,以攻堅克難的昂揚闖勁、為民造福的扎實干勁,為實現高質量發(fā)展注入奮進力量。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這是“兩路”精神的靈魂,更彰顯著對理想事業(yè)的執(zhí)著與忠誠。回望歷史,11萬筑路軍民以血肉之軀征服“世界屋脊”,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生命禁區(qū)”創(chuàng)造奇跡,用生命詮釋“讓高山低頭、叫河水讓路”的豪邁誓言。時光流轉,精神薪火始終相傳,在科技創(chuàng)新前沿,科研人員不怕“卡脖子”難題,在芯片攻堅、航天探宇等領域日夜攻關,讓科技發(fā)展強起來;在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場,駐村干部不怕土坯房的潮濕、山路跋涉的艱辛,把“土疙瘩”變成“金疙瘩”,讓鄉(xiāng)村產業(yè)旺起來。正是在這些“不怕苦、不怕難”的具體實踐中,“兩路”精神不斷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成為中華民族跨越時空、砥礪前行的強大內生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無論什么時候,“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zhàn)斗精神千萬不能丟。真正的“不怕”,絕非匹夫之勇或一時沖動,而是源于內心不可動搖的信念。在改革發(fā)展的浪潮中,“不怕”正是信仰在面對艱難險阻時最極致、最純粹的表現。廣大黨員干部要把“不怕”當作指引真理的燈塔,用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要在紛繁復雜的信息洪流中,不畏權威、不懼流言,保持清醒的頭腦,準確識別和抵制各種錯誤思潮,始終堅守對真理的執(zhí)著追求,在思想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不怕”當作無私奉獻的標尺,秉持“不怕吃虧”的高尚情懷,在利益抉擇面前,將集體利益、群眾利益置于首位,舍小我、成大我。無論是在鄉(xiāng)村振興的戰(zhàn)場上,還是在科技攻堅的一線,或是在日常為群眾服務的細微工作中,應不計個人得失,全身心投入,用實際行動詮釋“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要把“不怕”當作奮勇斗爭的戰(zhàn)鼓,面對復雜難題與嚴峻挑戰(zhàn),要主動出擊,不做逃避退縮的“鴕鳥”,提升洞察形勢的能力,敏銳捕捉問題的端倪,準確把握斗爭的方向,避免盲目蠻干。要以堅定的信念為支撐,在每一次困難面前都能挺身而出,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提升斗爭本領,磨礪堅韌意志。
“勞苦之事則爭先,饒樂之事則能讓。”從“兩路”建設的豪邁壯舉到如今改革發(fā)展的波瀾壯闊征程,“不怕”精神貫穿始終,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奮斗者勇毅前行。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讓我們向扎根雪域高原的先輩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以繼往開來的歷史主動精神,無畏風雨、披荊斬棘,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勇前行。
(灌云縣委組織部 王宇軒、連云港市委組織部 葛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