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干部是“人民的勤務員”,要把老百姓身邊大大小小的事情解決好。也要當好“賬房先生”,理好“三本賬”,在精打細算、多方平衡中,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要有敢于理“舊賬”的擔當。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局限性,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發展桎梏。舊賬多是一些拖而未結的遺留問題,承載著前任的付出和群眾的期待,如果沒有人解決,就會慢慢拖成壞賬、爛賬。舊賬的“擊鼓傳花”,影響的是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傷害的是與群眾之間的魚水之情。發展沒有“快進鍵”,問題也沒有“一鍵刪除”功能,理舊賬體現的胸懷氣度、考驗的是責任擔當。黨員干部要敢于理舊賬,弄清楚舊賬產生的“因”,弄明白其存在的“由”,預判其放任不管導致的“果”,謹防增量、消化存量、研判變量,用智慧、勇氣和擔當,把舊賬盤活成“好賬”。
要有善于理“新賬”的能力。“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新賬是時代進步必然的注腳。當下,人工智能、數據安全等挑戰前所未有,產業鏈韌性、綠色低碳發展壓力倍增,人口老齡化、新就業群體權益等民生關切亟待回應,等等。新賬之所以新,就是沒有現成的案例可循,沒有成熟的路徑可依賴。這就要求黨員干部,應當具備“草搖葉響知鹿過”的警覺,“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本領和“敢為天下先”的勇氣,于青萍之末感知時代風向,順勢而為、借勢而進、乘勢而上,埋頭苦干、鍥而不舍,發揚釘釘子的精神,把一個個新賬,轉化為發展的新機遇、富民的新舉措。
要有甘于理“遠賬”的境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對于時間的理解,不是以十年、百年為計,而是以百年、千年為計?!辈恢\萬世者,不足謀一時。用發展的眼光審視當下,才能看得清大勢、看得準問題,這也是每個黨員干部的“必考題”,回顧過往,一些干部卻深陷“任期焦慮”的泥沼,追逐立竿見影的“顯績”,那些轟轟烈烈的“地標情節”、層層加碼的“數字泡沫”、寅吃卯糧的“大手筆”,看似光鮮亮麗,摧毀的確實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越是發展的鼓聲急促緊迫、發展的要求細致具體,黨員干部越要保持冷靜,牢固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算一算遠賬,懷抱“栽樹”而非僅“乘涼”的胸襟,把握好當前和長遠、戰術和戰略,當前有成效、長遠可持續的事要放膽去做,當前不見效、長遠打基礎的事要努力去做,在時間的歷史長河中,創造新的歷史時間。
(揚州市委組織部 夏林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