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大力發現儲備年輕干部,注重在基層一線和困難艱苦的地方培養鍛煉年輕干部,源源不斷選拔使用經過實踐考驗的優秀年輕干部。”年輕干部的成長無捷徑可走,唯有經風雨、見世面,方能壯筋骨、長才干。各級黨委及其組織部門要緊緊圍繞新時代新征程事業發展對干部能力素質提出的新要求,把推動年輕干部到一線實踐歷練作為關鍵舉措,著力培養可堪時代重任的高素質專業化年輕干部隊伍。
一線為“鏡”識真才。知人之事,自古為難。要全方位考察識別優秀年輕干部,捕捉“八小時外”的真實狀態,挖掘“材料里沒有、匯報中不提”的鮮活細節,就必須把知事識人的考察“探頭”架在一線現場。要摒棄聽“包裝過”的匯報材料、看“排練過”的工作場景等傳統模式,結合干部工作實績、成長軌跡,精準繪制好“考察地圖”,跟隨干部的身影和腳步,在鄉村全面振興一線看強村富民的“成績單”,在基層治理前沿看矛盾調處的“真功夫”,在重大項目攻堅中看勇挑重擔的“鐵脊梁”。既要“近距離觀察”也要“多維度透視”,既要聽同事評價也要觀群眾口碑,既要看“顯績”也要察“潛績”,既評“一時表現”也考“一貫作風”,建好用活干部“實績檔案”,讓事實說話、讓數據說話,使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位更有為。
一線為“爐”練硬功。人在事上練,刀在石上磨。年輕干部有學歷、有朝氣、有干勁,但基層工作千絲萬縷、紛繁復雜,實踐經驗不足、抗壓韌勁不強、解題方法不多等短板容易在實際工作中被放大。組織部門作為干部培養的“引路人”“工程師”,應堅持發展需要什么、干部培養就聚焦什么,通過選派干部到先進地區、高校院所跟崗學習,探索設置“產業合作官”“技術轉移官”,推動干部在產業鏈招商、科技企業孵化等發展前沿領域培育專業素養、提升實戰本領,讓年輕干部在新時代的廣闊天地中施展才華、建功立業。要遵循干部成長規律,優化干部培養全鏈條機制,完善入門、成長、成才全流程貫通式能力培養體系,細化各階段必備的能力素質和評判標準,通過組織專題培訓班、“成長訓練營”“揭榜掛帥行動”等,全面、系統、精準地為年輕干部成長持續賦能。
一線為“尺”勵擔當。正確用人導向是對干部最大的激勵,用好一個人能激勵一大片。激勵年輕干部擔當作為,必須處理好“關鍵少數”和“絕大多數”的關系,只有在提拔、晉升“少數”干部時鮮明重實績重實干重擔當的導向,才能帶動“多數”干部競相擔當、勇挑大梁。要讓有為者盡展其才,建立健全“崗位需求—能力素質—實績表現”三位一體的匹配機制,形成“崗位說明書”,繪制干部“能力雷達圖”,“量體裁衣”增強人崗匹配度,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實現“好鋼用在刀刃上”。要讓善為者脫穎而出,勇于打破“隱性臺階”,對成熟度較高、適崗性較強的干部敢于大膽使用,對擔當作為、務實肯干的年輕干部重點培養、適時使用,對不適宜擔任現職的年輕干部,敢于果斷調整,確保選出來的人“干得了事、干得成事”。
(常州市金壇區委組織部 周陸瑤 潘晨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