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修訂后的《中國共產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為推動黨員干部教育培訓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組織部門作為干部教育培訓的主責部門,要發揮好黨校陣地載體作用,以組織需求、崗位需求、干部需求為著力點,突出培訓常態化、制度化,著力打造多要素融合、多環節貫通、多主體協同的培訓新格局,更好地培養造就一支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執政骨干隊伍。
隨著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推進,改革發展的任務日趨繁重,推進難度也越來越大,無論是抓發展、惠民生,還是防風險、保穩定,都需要過硬本領來謀劃、來推進、來落實,特別是不少工作都有“既要、也要、還要”的多重要求,對干部的理論水平、思想認識、能力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揆諸現實,少數干部面對問題、矛盾和隱患,腦子漿糊、行動無措、腳底抹油,歸根結底是存在“本領恐慌”、路徑依賴。設想一下,如果一名干部的能力“工具箱”充足、“開山斧”鋒利,那么在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導向越發鮮明的大背景下,勢必會沖鋒在前、建功立業。從這個角度看,干部教育培訓絕非簡單的業務性工作,更包含著沉甸甸的政治責任,任重而道遠。
事業發展的目標指向,就是培訓的主攻方向。聚焦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這個頭等大事,深入實施黨的創新理論學習教育計劃,剛性落實“第一議題”、“三會一課”、專題研討、主題黨日等制度,推動廣大干部在常學常新中加強理論修養,從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持續加強理想信念教育、黨的宗旨教育,落實政績觀教育主體班次必訓、專題班次必訓、重點對象必訓機制,注重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養成,引導干部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加強履職能力培訓,實施新時代干部現代化建設能力提升行動,注重統籌謀劃、整合資源,發揮黨校主渠道主陣地作用,用好線上線下兩個平臺,既聚焦現代化體系建設、推進鄉村振興、加強基層治理等重點任務,又覆蓋與崗位職責相匹配的各種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術,分層級分領域開展專題培訓,全方位提高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服務群眾本領、防范化解風險本領,讓干部既有擔當之心、更有擔當之能。
質量是干部教育培訓的“生命線”,必須常抓不懈、持續用力。堅持系統思維、注重統籌聯動,完善干部教育培訓聯席會議制度,深化黨員、干部、公務員、人才教育培訓一體化推進機制,凝聚工作合力、提升培訓質效。深化培訓“供給側改革”,針對不同層級、不同類型、不同崗位、不同特點的干部“量身定制”培訓內容,在課程、師資、地點、時間等方面實行“雙向選擇”模式,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注重豐富培訓形式,圍繞抓住干部興趣點、增強培訓參與度,綜合運用案例式、訪談式、沉浸式等教學方式,探索開設情景模擬、桌面推演、工作復盤等特色課程,切實增強培訓的吸引力感染力。夯實培訓基礎保障,及時更新完善干部教育培訓師資庫、教材庫、案例庫,提檔升級教育基地、實訓基地,積極搭建網絡“云學習”新陣地,推動更多優質資源直達基層一線,讓干部在“家門口”“指尖上”就能接受到高質量培訓。
(東海縣委組織部 郭旭、東海縣安峰鎮 張和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