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曾引用兩句詩:“人才自古要養成,放使干霄戰風雨。”借此鼓勵、倡導廣大干部要在大風大浪中砥礪自己的斗爭精神,磨練斗爭經驗,增長才識膽力。年輕干部生逢偉大時代,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生力軍,當以“放使干霄戰風雨”的奮斗之力錘煉攻堅克難的本領,在急難險重任務中扛重活、打硬仗,在摸爬滾打中增長才干,在層層歷練中積累經驗,拓寬眼界視野,不斷砥礪成長,方能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材。
溫室里養不出萬年松,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馬。火熱的實踐是最好的課堂,優秀干部大多是在實踐中摔打成長起來的。老一輩革命家陳云同志出身貧寒,只讀過小學,但他在長期實踐中堅持不懈地刻苦學習、認真總結,積累了豐富的經濟建設經驗,成為黨內公認的深具戰略眼光、善于解決經濟難題的專家。面對新形勢下各項改革攻堅任務,年輕干部與其急功近利、為焦慮所困,不如抓住長本事、長才干的大好時期,在改革發展的主戰場、維護穩定的第一線、服務群眾的最前沿磨礪精神意志,練就過硬本領,為自身成長積蓄能量。自古華山一條路,無限風景在險峰,本事是練出來的,更是逼出來的,要逼自己走出“溫室”、跑出“庭院”、奔向“沙場”,扛起攻堅克難的“重擔子”,啃下荊棘滿途的“硬骨頭”,努力成為闖關奪隘的千里馬、棟梁材。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年輕干部惟有切身體會“事非經過不知難”和“絕知此事要躬行”,切實掌握足夠的知識,提高干事創業的本領,才能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真正擔得起責任、干得成事情。當前,一些黨員干部能力素質不匹配、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正在成為共性問題,“新辦法不會用,老辦法不管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綜合素質不高,專業能力不夠,“知識折舊”、“本領恐慌”與日俱增。只有切實警醒起來、緊張起來,盡快彌補知識缺陷、能力短板、經驗弱項,才能在關鍵時刻、重大任務前站得出來、頂得上去。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成長成才并非一蹴而就,年輕干部成長更有其自身的規律,既要有時間的積累沉淀,更要有實踐的打磨鍛煉,既慢不得、也急不得,那些妄想“走捷徑”的最終都會“繞彎路”。當以只爭朝夕的心態,做久久為功的努力。要在勤學善思中充電賦能,把學習作為一種工作責任、一種生活習慣、一種精神追求,如饑似渴抓學習,一刻不停求提高,同時注重學思結合、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有針對性掌握做好工作所必備的各種知識,避免“嘴尖皮厚腹中空”。要在工作實踐中步步為營,少劃“上下一般粗”的“延長線”,多劃創造性落實的“提升線”,發揚釘釘子精神,一項一項抓落實,一步一步抓推進,經過日積月累的淬煉打磨,定能在天空海闊的征途上擔當作為、建功立業。
(徐州市委組織部 張成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