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guī)定》,要求各地區(qū)各部門認真遵照執(zhí)行。基層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絕不能被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束縛手腳。黨中央三令五申為基層松綁減負,然而實踐中,“政策熱”與“落實冷”的溫差、“部署”與“落地”的偏差依然存在,亟須各級干部精準施策,確保減負不減責、松綁不松懈。
減負,減的是“無用功”“花架子”,增的是辦事的效能、群眾的滿意。一些基層部門機械執(zhí)行、消極應對,其根源在于對減負內(nèi)涵的誤讀。各級黨組織必須勇于刀刃向內(nèi),認識減負工作的本質(zhì),將“減負”切實轉(zhuǎn)化為“增效”,引導基層干部將更多精力投入到辦實事、解民憂中去。同時,健全制度約束,引導樹立正確政績觀,確保減負舉措始終緊扣“為民服務”核心,將省出的精力用于攻堅克難、紓解民困。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積弊非一日之寒,根治亦非一日之功。基層減負的梗阻往往是作風偏差扭曲了干部的行為導向,“唯上”易成風氣,“護下”難成自覺。有的領導干部以“安排了”代替“落實了”,部署工作“只甩鞭子不指路子”;有的將“群里通知”等同“工作完成”,滋生“指尖上的形式主義”;還有的對群眾呼聲“左耳進右耳出”,總覺得基層“事多難纏”。領導干部作為“關鍵少數(shù)”,必須以身作則、以上率下,實打?qū)崱⒂才鲇餐苿庸ぷ鳎冀K保持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帶著對基層的深厚感情履職盡責,方能推動減負工作真正落地見效。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現(xiàn)實中,有的地方“精簡督查”變成“放任不管”“痕跡管理”淪為“紙面文章”,導致減負成效大打折扣,讓基層不得不“白天忙做事,晚上忙補紙”,形成“說與做”“表與里”的新落差。基層減負絕非權(quán)宜之計,而是行政文化、工作機制乃至治理理念的深刻變革,不能止步于精簡文件會議、規(guī)范督察考核等表層,必須運用系統(tǒng)思維,聚焦深層次矛盾,在完善科學考評體系、強化激勵保障關懷、理順基層權(quán)責關系等方面同步發(fā)力、動真碰硬,方為破除形式主義、實現(xiàn)減負長效的治本之策。唯有如此,基層干部才能輕裝上陣干實事,人民群眾才能真切感受到減負帶來的獲得感。
(揚中市委組織部 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