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干部的格局、擔當與能力,既要看其開拓新局的闖勁,也要察其化解積弊的韌勁。衡量干部是否過硬、能否負重,一把至關重要的標尺,就在于其是否具備“新官敢理舊賬”的魄力,能否拿出“死結變活扣”的真招,讓盤根錯節的歷史遺留問題終見解決曙光。
理舊賬是政治責任,必須直面問題、精準把脈。所謂“舊賬”,往往是人事更迭未結的責任、政策銜接不暢的困境或體制轉型待解的難題。面對這些“燙手山芋”,回避推諉、擊鼓傳花、消極躺平或挑肥揀瘦,都是擔當精神缺失的表現。事業是場接力賽,接棒者承繼的不僅是權力,更有未竟使命和群眾期盼。回避舊賬,任由堵點變痛點,既辜負群眾,更動搖事業根基,累積的問題終將侵蝕公信、拖累發展。要扛牢政治責任,摒棄“鴕鳥心態”,主動上前,系統梳理歷史脈絡,深入調研摸清底數,精準揪出問題癥結所在。絕不能以“歷史成因復雜”為萬能擋箭牌,行推諉塞責之實。要建立清晰的問題臺賬,明確責任主體和時間節點,為化解奠定堅實基礎。
理舊賬靠實干擔當,必須動真碰硬、善用實招。舊賬之所以難解,在于其盤根錯節、牽涉面廣。僅靠“等靠要”或空喊口號,問題只會原地打轉甚至惡化。那種用“問題還在研究”“時機未到”“風險需防控”等辭令來掩飾不作為、包裝畏縮的行為,實則是把刻板當嚴謹、把懶怠當周全,是更具隱蔽性的作風之弊。化解舊賬核心在拿出實招硬招,力戒空談推諉。對于信訪積案、征遷遺留、爛尾工程等“硬骨頭”,領導干部必須掛帥親為、動真碰硬。要善于綜合施策,“政策鋪路”尋找突破口,“法律托底”明晰邊界和路徑,“協商搭橋”凝聚共識。要區分問題性質與癥結,因案施策、分類處置。對每一個難題,都要像釘釘子一樣,一錘接著一錘敲,持續發力,務求實效。堅決杜絕以“程序正確”掩蓋行動缺失。
理舊賬要科學推進,必須初心為民、著眼長遠。化解舊賬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維護群眾利益、夯實發展基礎、贏得民心。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任何方案若不能換來群眾舒展的眉頭和真心的認可,就是失了靈魂的紙面文章,方案制定與實施過程要廣泛聽取群眾意見,確保結果經得起群眾檢驗。化解舊賬絕非事業的終點,必須處理好歷史包袱與未來發展的關系。既要勇當解決歷史難題的“拆彈專家”,更要善做謀劃未來的“規劃師”,講求科學方法,平衡“盡力而為”與“量力而行”。對于論證不充分、條件確實不成熟的事項,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寧可留白以待未來,也不可盲目冒進、透支資源換取虛名。
(高郵市委組織部 謝程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