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指出,“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興支柱產業,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產業鏈黨建是科產深度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和特色模式,江蘇作為經濟大省,必須扛牢產業創新和科技創新使命重任,以組織資源聚合引發創新裂變,加快科產深度融合發展,推動產業鏈向更緊密協同、更高效聯動、更高質量發展的方向演進。
織密紅色網絡,讓組織“聚形”更“聚魂”。單個企業受限于體量等原因,較難在資源聯動、科創聯接、產業聯促等方面起到輻射帶動作用。把鏈上黨組織和黨員聯結起來,打通鏈上多方黨組織合作壁壘,才能有效激活創新動能,為科產深度融合積累紅色力量。要聚焦不同類型產業,加快探索特色產業鏈黨建,創新培育產業鏈黨建品牌,實現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延鏈、未來產業建鏈。有效整合鏈主企業書記工作室、黨員實境課堂等硬件資源,舉辦企業黨組織書記專題培訓班和各類技術交流活動,推動企業黨員跟進學習、提升素養、創新有為。研究更新“三張清單”,分鏈條梳理產業鏈圖譜和產業鏈黨建圖譜,著力打造紅鏈攻堅項目、紅鋒服務矩陣、紅陽惠企直通車、紅圈興業黨群陣地等賦能載體,一月一主題開展產業鏈開放式主題黨日活動,確保黨建有抓手、互動有機制、創新有載體。
優化協作體系,讓服務“聚焦”更“聚力”。在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必須強化“鏈式思維”,系統謀劃全產業鏈創新路徑,形成“黨建搭臺、產業挑擔、企業主角”的協作機制,為科產深度融合注入源源不斷的要素“活水”。定期開展訪鏈訪企訪黨員、解困解憂解難題活動,聚焦“三張清單”,選派機關黨員骨干組建“紅色管家團”,推動項目招引、規劃審批、法治保障等先鋒服務隊下沉,提供精細化服務和全要素保障。組織紅管家實施“產業鏈+法律服務”“產業鏈+知識產權”“產業鏈+跨境電商”等惠企直通車專場活動,為鏈上企業量身定制科技金融、供應鏈融資、企業上市等專項扶持政策,增強企業獲得感。發揮“鏈主”牽引作用和行業協會商會的協調作用,升級服務機制、合作平臺和創新中心,構建“鏈主”牽引、商會組織、全鏈協同、融合發展的產業鏈黨建生態。
拓展創新場景,讓要素“聚合”更“聚變”。過去科產融合創新往往是“單兵作戰”,產業鏈黨建關鍵目的就是將黨建要素深度嵌入招商、人才、科創等核心環節,切實打通創新“堵點”“斷點”,變“單打獨斗”為“抱團聯動”。加強國內國際合作鏈接,組團開展產業鏈招商,組織企業參加中國廣交會、世博會等各類展會平臺,主動招引更多創新資源,實現以商引商、補鏈延鏈,持續提升產業知名度和品牌美譽度。加強科產城人融合銜接,以人才為根本推動科技創新、產業煥新、城市更新,建立“一鏈一策”人才招引新模式,實施“企業高校行”“人才夜市”等活動助力招才引智,擦亮人才服務品牌。加強產學研用深度對接,聯動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資源,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構建產業創新聯合體,聚焦“卡脖子”核心技術環節組建技術攻堅先鋒隊,釋放更多科創動能。
(宜興市委組織部 呂超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