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對年輕干部寄予厚望、充滿期待,多次勉勵年輕干部要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成為棟梁之才,必先有擔當之志、扛事之能。廣大年輕干部正處于拔節育穗期,如果自我松勁,把“我還年輕”“資歷尚淺”當作借口,抓工作習慣于“等人兜底”,成長“進度條”就會停滯不前。唯有擺脫“等靠要”的消極思維,事不避難、義不逃責,敢于兜底、勇于擔當,才能加快成長為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溫室里長不出參天大樹,馬廄里養不出千里良駒。現實中,有的年輕干部存在依賴心理,認為“凡事有人扛、出錯有人擔”,把“幫帶”視為“幫辦”,滿足于“做了”而非“做好了”,總感覺“差不多就行了”,反正“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少數年輕干部將“我不會”當作推脫借口,把“經驗不足”作為免責金牌,面對新挑戰時畏難發愁,便以“有人兜底”自我安慰。極個別年輕干部在面對急難險重任務時躲著走,遇到復雜矛盾時繞道行,滿足于“大樹底下好乘涼”,卻不愿當“迎風冒雨的撐傘人”。細細觀之,這些都是“等人兜底”心理在作祟,本質上是源于不敢擔當的避責思維和不善擔當的本領恐慌。
為官避事平生恥,視死如歸社稷心。要想變“等人兜底”為“敢于兜底”,關鍵看愿不愿干事、能不能解決問題。年輕干部當以刀刃向內的勇氣破除思想桎梏,把態度樹正、功底夯實、本領練強,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把“我來辦”、“我負責”鑄入靈魂、化為行動。必須主動投身基層一線、吃勁崗位的練兵場,特別是在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矛盾集中的“風口浪尖”經風雨、長才干,在實干擔當中快速掌握群眾工作“溝通術”、矛盾化解“金鑰匙”,在攻堅克難中練就獨當一面的寬肩膀、鐵脊梁,讓“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成為新時代年輕干部最鮮明的標識。
組織“撐腰鼓勁”,年輕干部才更“敢于兜底”。若“干多干少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年輕干部干事創業的激情勢必日漸消散。各級黨組織要把從嚴管理監督和鼓勵擔當作為高度統一起來,精準優化考核激勵體系,引導年輕干部在墩苗歷練中比擔當看實績、比服務看口碑、比創新看突破,讓“能兜底”的干部有舞臺,“靠兜底”的干部沒市場。應當樹牢實干實績導向,旗幟鮮明地將重大任務、關鍵時刻的表現作為年輕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標尺,為敢闖敢試、銳意進取者撐腰鼓勁,讓“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蔚然成風。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推動年輕干部把看家本領練精,把攻堅招數練硬,從“等人底兜”的被動心態徹底轉向“敢于兜底”的主動作為,在改革發展之路上乘風破浪、勇毅前行。
(濱海縣五汛鎮人民政府 蔣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