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遵照執行。基層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基層干部是抓改革破難題的重要力量,必須將其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束縛中解脫出來,提振干事創業精氣神,更好凝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合力。
從思想抓起,破除減負“虛頭巴腦假把式”。形式主義一直是束縛基層發展的一道“枷鎖”,文山會海反彈回潮、督查考核層層加碼、花式創建改頭換面,這些問題都讓基層不堪重負。認識的高度決定行動的力度,形式主義表現在工作中,根子卻在思想上,真正為基層減負,必須從思想上正本清源。廣大黨員干部要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杜絕“為了減負而減負”的逢場作戲,避免“雨過地皮濕”的糊弄之舉,讓真減負、減真負的觀念入腦入心;更要把扎扎實實、踏踏實實的工作作風落實到具體行動上,切實解決理論武裝“淡化”、群眾觀念“弱化”、干事創業“浮化”、責任擔當“虛化”等問題,在真抓實干中提振精氣神。
為手腳松綁,助力基層“甩開膀子邁大步”。考核工作是助推高質量發展的指揮棒、風向標、助力器,能夠引導和激勵各級干部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你追我趕、奮勇爭先。但如若指標設置不夠合理、考核方法不夠科學,很容易讓基層干部疲于奔命,不僅消耗了大量精力,更影響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成效。因此,對于考核指標的設置需慎之又慎,要兼顧發展需求與減負要求,實現指標從“佶屈聱牙一大堆”向“清爽干凈一小塊”轉變。同時也要優化考核方式,摒棄多頭考核、重復考核、交叉考核的“攔路虎”,杜絕看材料、查痕跡、報數據的“老三樣”,真正將基層從“名頭一大堆、材料一大摞、門牌一大墻”的重負中解放出來,將更多時間和精力用在開拓進取、改革發展上。
將資源下沉,激勵干部“敢為善為勇擔當”。“小馬拉大車”是基層治理中的一個長期突出問題,“馬疲車擠”很大程度是因為基層這匹“小馬”缺乏充足的資源與力量。因此要讓馬兒拉得動、跑得穩,除了為車減負,還需為馬賦能。要將編制資源精準投放基層發展主戰場、關鍵點,持續開展違規借調人員清理工作,選派優秀年輕干部到基層一線掛職鍛煉,更大力度注入“源頭活水”,保障工作力量。要強化培訓賦能,統籌安排政治能力、群眾工作、應急處突等專業課程,為基層干部補足短板弱項。要嚴格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實事求是開展容錯糾錯,及時為受到不實反映的干部澄清正名、撐腰鼓勁,激勵更多干部擔當作為。
(南京市雨花臺區委組織部 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