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央部署,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全面展開,這是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抓實主題教育,要遵循黨建規律,把握時代特點,著眼落地見效,正確把握和處理以下七個關系。
一是“上”與“下”的關系。推進主題教育,首先要把握好“上”與“下”的關系,做到上與下有機融合,頂層設計與基層實踐同頻共振,避免“上熱下冷”“上急下緩”,實現面上推動、上下互動、整體聯動。要吃透“上情”,認真學習領會好、貫徹落實好中央精神,把握精神實質、聚焦關鍵重點,確保主題教育不偏向、不走調、不脫節。要洞悉“下情”,緊盯目標受眾,廣泛深入調研,了解基層一線黨員干部的思想動態、意見要求,把主題教育的總體要求、目標任務與基層的具體實際有效結合起來,因地制宜,找準切入點、抓住著力點,接好“地氣”,有效調動基層黨員干部積極主動參與主題教育。
二是“大”與“小”的關系。開展好這次主題教育需要把握好“大”與“小”的關系,做到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所謂“大”,就是要有大手筆,多設計一些對加強思想武裝、解決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鍛造高素質黨員干部隊伍、推動高質量發展有重大促進作用的活動載體;要有大聲勢,注重整合力量資源,將主題教育融入日常,努力營造濃厚氛圍,讓黨員干部隨時隨地受教育。所謂“小”,就是要把宏大的主題落細落小落到具體行動上,注意從小處著手設計活動載體,抓好“微學習”、開展“微教育”、做好“微文章”,解決好群眾身邊的一點一滴小問題。通過“小課堂”“小故事”,講接地氣、冒熱氣的大白話、大實話,以“小活動”“小目標”,讓黨員干部受到大教育,老百姓看到大變化、得到大實惠。
三是“少”與“多”的關系。這次主題教育是以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為重點,覆蓋全黨的黨內教育,要把握好“少”與“多”的關系,力戒“大呼隆”“一刀切”和“一般粗”等形式主義。一方面,堅持抓“關鍵少數”與管“絕大多數”相統一,發揮領導干部表率作用,引領示范影響帶動廣大黨員干部。發揮先進典型的榜樣作用,引導黨員干部見賢思齊、爭先創優,激發擔當作為動力。針對不同層次的不同對象,因人制宜,有側重點的設計不同類別的載體,有針對性地開好“小灶”“小處方”。另一方面,把“點上”建設和“面上”推廣有機結合起來,建立主題教育監測點,通過先行先試、辦點帶動的方式,形成示范效應,實現以點帶面,推動本單位主題教育拓展深化。
四是“承”與“啟”的關系。主題教育是新時代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重要舉措,必須把握好“承”與“啟”的關系。一方面,這次主題教育與黨內歷次學習教育是一脈相承的,要堅持以往歷次黨內學習教育的好經驗好做法,堅持運用領導帶頭、問題導向、分類指導、典型引路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另一方面,又不能刻舟求劍,生搬硬套以往的方式方法,要把握新時代特點,注重傳承與創新相結合,充分發揮各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創新精神,提出新方法、新思路,把主題教育融入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工作實踐,力爭形成工作優勢和特色品牌。但也要防止為“創新”而“創新”,秀“盆景”,搞花樣百出,致使創新“走樣”、“變味”。
五是“加”與“減”的關系。今年是基層減負年,主要任務是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這也是主題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主題教育要與基層減負有機結合,把握好“加”與“減”的關系。一方面,要堅持少而精的原則,在內容、要求、標準、目標上多做加法、增“硬核”,追求高標準、高質量、大容量,做到“規定動作”環節不能簡化、基本內容不能減少、目標要求不能降低。另一方面,要在形式、數量等方面多做減法,嚴格控制自選動作的數量,防止為搞活動而搞活動,避免簡單的以“量”保“質”,導致活動頻繁,與為基層減負的目的南轅北轍。
六是“內”與“外”的關系。所謂“內”,指建立主題教育閉環機制,落實好黨內教育制度,過好黨的組織生活,用好本地教育基地,開展好反面典型警示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刀刃向內,進行自助式政治體檢,自我對照反思,自我揭短亮丑,自我查改問題,自我感悟升華。所謂“外”,是指主題教育不能局限于內部循環,而應眼睛向外,開門搞活動,注意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多設計一些讓黨員干部深入基層走進群眾的活動載體;注意外力推動,多設計一些面向社會、開放性的活動載體,讓廣大群眾參與活動、評判成效,從第三方的角度倒查問題、倒逼整改。
七是“知”與“行”的關系。“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推進主題教育,必須正確認識和處理“知”與“行”的關系,實現“強教育知初心”與“見行動踐使命”的統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必須樹立實踐導向,堅持理論鑄魂與實踐鍛煉相結合,將主題教育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與實際工作有機結合,真正做到“兩促進”、“兩不誤”。要特別注意避免抓教育、干工作出現“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或者“一手硬、一手軟”的不良傾向,理論學習“空對空”,知行“兩張皮”,致使效果大打折扣。要多設計一些互動性、探討性、體驗性、實踐性的活動載體,推動黨員干部聯系服務群眾、崗位爭先、展現作為,切實把教育成果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力量。
(沭陽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張智超,首發于交匯點新聞組工e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