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來”更要“用得好”
發布時間:2019-09-22 來源:中國江蘇網 點擊:
近年來,各地紛紛出臺高強度優惠政策,投入大量“真金白銀”,引才數量明顯增加。引才是基礎,用才是關鍵。人才爭奪戰不僅是一場攻堅戰,更是一場持久戰,“引進來”更要“留得住”“用得好”,讓各類人才在推動發展上見實效、出實績。
讓人才心有所屬。動人心者,莫先乎情。人才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心的競爭,真正優秀的人才看重的是“此處心安是吾鄉”的內心歸屬感,而這種情感的共鳴往往是物質待遇無法超越的。要真心真意尊重人才,同人才打交道、交朋友,做其思想上的“知心人”,通過結對聯系、國情研修等途徑,加強對各類人才的政治引領,引導廣大人才把個人理想和城市發展結合起來。用心用情服務人才,做其生活上的“貼心人”,想人才所想、急人才所急,主動幫助協調解決醫療保障、配偶就業、子女入學等實際困難,解決其后顧之憂,努力讓人才扎下根。
讓人才干有平臺。留住人才、用好人才,關鍵是要營造鼓勵人才干事業、支持人才干成事業的社會環境,為各類人才搭舞臺、豎梯子,讓其在促發展中成就事業、在惠民生中實現抱負。重點抓好、持續用好園區這個吸納人才的主平臺,推動人才政策再升級、再創新,進一步延伸產業鏈,培育產業集群,為各類人才創新創業打造產業高地、創新高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發揮產業基金引才興才的激勵效應,支持科技含量高、成長性好的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項目。堅決破除唯論文、唯學歷、唯獎項等偏向,充分信任、大膽使用各類人才參與重大科研項目和重大建設工程,多支持、少干預,使各類人才都能創業有機會、干事有舞臺、發展有空間,形成“近者悅、遠者來”的人才發展生態。
讓人才勞有所得。要留住人才,當然還要給予與其能力相當、貢獻相匹配的待遇和和報酬。要創新物質獎勵政策,切實打破“大鍋飯”,優化人才貢獻與收入相適應的獎勵分配機制,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和產權激勵,探索科技人員按貢獻分享科技成果所有權。要完善榮譽激勵制度,積極推薦政治素質好的各類人才參政議政,認真聽取吸納其對產業發展、城市建設的意見和建議,廣泛宣傳各類優秀人才的先進事跡,不斷增強其歸屬感、榮譽感和自豪感。
(宿遷市委組織部劉志江,首發于中國江蘇網組工e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