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速倒數第二 考核緣何能得“第一等次”
發布時間:2019-09-22 來源:中國江蘇網 點擊:
9月22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報道,在江蘇省13個設區市經濟增速排第十二位的徐州,綜合考核取得了“第一等次”的好成績。倒數第二竟然獲得“第一等次”,這樣反差巨大的考核結果意味深長。
為什么徐州能夠在綜合考核中脫穎而出?報道給出了答案:個性指標表現突出。據了解,江蘇省的年度綜合考核,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殷切期望,聚焦經濟發展、改革開放、城鄉建設、文化建設、生態環境和人民生活等“六個高質量”,既設置了18項共性指標,還設有6項個性指標。作為資源枯竭型城市,徐州的采煤塌陷區治理就被列入個性指標。正如江蘇省考核辦有關負責人所言,“個性指標鼓勵把特色工作做好,讓所有夢想都開花!”
考核就是“指揮棒”,就是“風向標”,就是“推進器”。追求什么樣的發展方式,就得有相適應的考核引導機制!只有考核機制科學了,考核的結果才能更贏得認可,發展的成果才能更贏得認可。這次徐州“夢想開花”,江蘇蘇北的干部振奮提氣,蘇南的干部也認可服氣,原因就在于江蘇在全省創新開展的綜合考核,更具有系統性、科學性。考核傳遞出這樣的鮮明導向——貫徹新思想新理念、把高質量發展落到實處,奮力比學趕超、靠實績說話。
徐州“夢想開花”啟示我們,科學考核既要重共性,也要講個性。人們常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一個地方的發展也是如此,不同區域的資源稟賦、區位優勢、產業基礎往往有著很大差異。追求五個指頭一般齊是不現實的,讓善游泳的跑馬拉松也是不可取的。考核指標的設置,應該既講共性設“必答題”,也講個性設“附加題”。這樣,每個考核單位就能活力迸發、各展所長、個個精彩。
徐州“夢想開花”啟示我們,科學考核既是大考,也是體檢。考核,必然有分數高低、等次高下。通過考核排名,誰優秀、誰落后,一目了然。但考出分數、排出名次不是考核的最終目的。考核,也是一次把脈問診、對癥施藥。各地各部門通過考核發現不足、明確短板,進而有針對性地找原因、定措施、抓整改。而且最終的“體檢報告”,也需要參考平時的指標,把綜合考核與日常考核、專項考核、巡視巡察、經濟責任審計等結合起來,動態測評、全面了解、科學畫像。
徐州“夢想開花”啟示我們,科學考核既需加壓,也要減負。有考核就有壓力。井無壓力不出油,人無壓力輕飄飄。考核帶來的適當壓力,可以讓考核單位走出“舒適區”,相互競爭比拼,努力爭先進位。同時也要看到,考核不只是目標分解、壓力傳導、責任下移讓考核更要成效,就應該給考核單位卸下包袱、解開束縛,讓他們心無旁騖干事創業。江蘇的綜合考核之所以受歡迎,很重要一個方面就在于減負同時也到位,把幾項考核統籌整合起來,把地方和部門從名目繁多的考核中解脫出來。
(中國江蘇網副總編輯 翟慎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