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廣大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要經受嚴格的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頑強奮斗。在這個呼喚“勇于擔當、富于創造、重于能力”的新時代,身為年輕黨員干部,更應該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狀態投入工作,爭做一名敢為、善為、有為之斗士。
于斗爭中勇擔當,做一名“敢為”之斗士。敢為,是不畏艱難的勇氣,是破釜沉舟的霸氣,更是激情創業的志氣。中華民族具有源遠流長的忠于使命、敢于斗爭的傳統,古有矢志治水、過門不入的大禹,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諸葛亮,歷經萬險、萬里取經的唐玄奘;今有深藏功名、不改本色的張富清,沖鋒在前、忠誠信仰的杜富國,飛揚青春、奉獻家鄉的黃文秀。年輕干部應把責任與使命扛在肩上,“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以舍我其誰的氣魄,踏上新時代新征途。
于斗爭中富創造,做一名“善為”之斗士。創新創造意味著向未知邁進。因為創新,才有了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中國科學家屠呦呦,才有了港珠澳大橋的順利落成通車,才有了華為這樣的“硬核”中國企業。創新創造,是一種“捅破天花板,勇闖無人區,放飛想象力,展現大手筆”的時代豪情,年輕干部唯有在實踐中不斷拿出新方法、提出新思路、創造新業績,才能握緊前進航向、勇立時代潮頭、服務國家人民、實現人生價值。
于斗爭中練本領,做一名“有為”之斗士。只有夯實了“穩”的底盤,才能積蓄“進”的后勁。年輕干部,練好本領是“有為”的前提條件。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這是中國人民艱苦斗爭、奮發有為的結果與見證。無數奮斗者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無論是兵荒馬亂還是太平盛世,保持奮發有為的姿態,一步一個腳印向前邁進,在基層鍛煉中求到真學問,在群眾接觸中學到真本領,以“歸零”的心態潛心學習、不斷進步、奮力前行,始終是我們追夢圓夢的不變節奏。
(無錫市惠山區陽山鎮單鴻斌,首發于中國江蘇網組工e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