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是干部工作的永恒主題。年輕干部的來源不是想出來的,而是抓出來的。沒有培養鍛煉,就談不上選拔使用。必須堅持長遠規劃與動態管理相統一,進一步拓寬來源、加強培養、積極推薦,蓄足干部隊伍的“源頭活水”。
一是要有“慧眼”,善于發現考察。“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基層是個“大染缸”,更是個“大舞臺”。有些基層年輕同志剛踏出校門,期望很高,落差很大,抱怨現實的“骨感”。有些干部則從自身找原因,想法設法去適應、去嘗試,甚至去改變。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應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交辦的每一項任務都可以是一次測試,每一次匯報工作都可以是一次考察。要學會識別那些心態扎實、適應力強的干部,識別那些坐住板凳、鉆研業務的干部,識別那些不談條件、不講價錢的干部。基層的觀察是第一位的,是常態化的,是最真實的“第一手資料”,要替組織部門把好第一道關口,讓真正優秀的年輕干部走進組織視野。
二是要有“膽識”,敢于摔打鍛煉。成長是有代價的,“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要讓干部有“十年磨一劍”的蹲苗心性,也要避免“霜刃未曾試”的遺憾。對掌握的優秀年輕干部,要具體到人頭,“一對一”地制定個性化培養方案和措施,加強政治能力、專業能力的系統培養。要注重專業的培養鍛煉,讓專業知識盡快轉化為專業能力,盡早成長為專業性人才、專業型干部。要樹立“早壓擔子早成才”的觀念,有計劃地把年輕同志選派到發展一線、民生一線和穩定一線去摸爬滾打。要為他們創造機會,信訪群眾接待幾位,拆遷參與幾回,項目建設推進幾個,多當幾回“熱鍋上的螞蟻”,多接幾次“燙手的山芋”,在實踐中磨練意志、砥礪品質、增長才干。
三是要有“胸懷”,樂于搭臺推薦。不要害怕被“前浪拍在沙灘上”,更不要有“肥水不流外人田”、“替他人做嫁衣裳”的思想,對有機會到職能部門進一步發揮專業優勢的同志、對成長迅速、表現成熟可以提拔使用的而本地沒有合適崗位干部,不能舍不得放手,更不要抱著“等一等”的心態。時間不等人,機會不等人。事實上,越是有干部走出去的單位,越是流動性強的單位,越是有生機、有潛力的地方。因此要做到開拓視野,提高站位,要“舍得”,有“桃李滿天下”的胸懷和氣魄,有機會的話讓年輕干部及時走出去,把好的作風傳統,先進的經驗做法帶出去,激活年輕干部的“一池春水”。
(睢寧縣委組織部高楠,首發于中國江蘇網組工e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