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迎戰臺風“利奇馬”、撲救四川涼山大火等危急時刻,一批擔當奉獻的黨員干部挺身而出、沖鋒在前,甚至不惜獻出生命,在一場場特殊考試中用實際行動交出了讓人民滿意的答卷。毛主席在《湘江評論》中寫道:“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干,誰干?”回顧我們黨近百年的革命、建設、改革歷程,每到事業發展、人民安危的危急關頭,總有一批批黨員干部挺身而出、秉公擔當。擔當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品格,是支撐我們不斷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的“法寶”,也是新時代需要不斷擦亮的寶貴“底色”。
以面對挑戰迎難而上擦亮擔當“底色”。艱難困苦,玉汝于成。黨歷經磨難而鳳凰涅槃、歷經苦難而再創輝煌,離不開迎著困難、櫛風沐雨的“拓荒者”們:愛國奉獻、艱苦奮斗的“兩彈元勛”,“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進喜,“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焦裕祿,守開山島32年的王繼才等,他們不畏挑戰、勇于擔當筑起一座座豐碑,感召著一代代共產黨人。在現實工作中,黨員干部特別是基層一線黨員干部,面對的事務和情況復雜多變,既有歷史遺留的難題,也有發展中的新情況,選擇迎難而上還是落荒而逃,考驗著政治品行、體現著擔當精神。要化解改革發展中的難題,就需要廣大黨員干部不怕難、不畏難,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精神闖難關、涉險灘,以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攻克一個又一個“婁山關”。
以危急關頭挺身而出擦亮擔當“底色”。“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在革命戰爭年代,沖在最前面的永遠是黨員,走進新時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等待我們的注定不會是一片坦途,經濟轉型、環境保護、自然災害等風險依然存在。習近平總書記要求黨員干部要“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這也是檢驗一名共產黨員是否“合格”的“試金石”。遇到危急關頭,需要黨員干部擦亮擔當底色,涵養理想堅定、品德高尚、意志堅強的“紅色氣質”,在危急關頭堅決踐行為民宗旨,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看清問題本質,洞察風險所在,敢想、敢做、敢當,在烈火中百煉成金,成為帶領人民群眾渡難關、戰風險的“主心骨”。
以面對失誤不怕擔責擦亮擔當“底色”。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干事業總是有風險的,不能期望每一項工作只成功不失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問題、新挑戰層出不窮,過程中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增加了黨員干部犯錯誤的幾率。出現失誤并不可怕,改革開放41年的經驗表明,許多經驗做法就是在摸著石頭過河的不斷試錯中總結形成的。可怕的是因“怕出事、怕犯錯、怕擔責”而不敢擔當、不愿作為,出現錯誤不敢承擔責任、不善整改提高,影響了個人的進步,更給黨和人民的事業帶來損失。新時代的擔當底色就是要遇事不推不躲,敢于對工作負責,敢于為失誤擔責,發揚大膽探索、改革創新的優良傳統,甩開膀子、奮勇前行。
古人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擔當兩個字意味著承擔更多、付出更多、犧牲更多,意味著“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擔當是一種歷史使命、是一種精神境界,也是一種人生追求。時代呼喚擔當、擔當引領未來,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廣大黨員干部必須擦亮擔當底色,始終沖鋒在前、奉獻在前、擔責在前,齊心協力讓“中國號”巨輪破浪前行,朝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目標大步向前。
(宿遷市宿城區委組織部聞彥然,首發于交匯點新聞組工e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