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廣大黨員干部出高樓、下基層,深入群眾開展調查研究,有效加強了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但要使調查研究真正落地生花,解決實際問題,還需扎實推進調查研究成果的轉化運用和長效落實,跑好調查研究的“后半程”。
聚焦解決問題,跑進人民群眾的心坎里。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調查研究要堅持問題導向,著眼解決實際問題。但仍有些黨員干部走訪調研時十分“上心”,對群眾提出的問題“打包票”“立狀子”,調研之后卻只忙著寫報告、搞宣傳,解決起實際問題來拖拖拉拉、不了了之,讓翹首以盼的群眾心生失望。調查研究就像“十月懷胎”,解決問題則如“一朝分娩”。因此,廣大黨員干部要找準關鍵點,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區分輕重緩急、主次難易,能當場回答、當場解決的要直接回復、立刻就辦,需組織協調、長期推進的要明確時限、及時反饋,做到回答問題不高談闊論、避重就輕,整改問題不虎頭蛇尾、久拖不決,真正將調查研究中的問題轉化為惠民利民的實招硬招。
聚焦成果運用,跑在改革發展的潮頭上。2002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同志面對經濟發展瓶頸,七下晉江開展調查研究,總結并推廣了晉江經驗對福建經濟發展的六個啟示和需要處理好的五大關系,起到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良好效果。改革開放40多年來,各個地方都探索出獨特的發展經驗、涌現了許多先進典型,廣大黨員干部在調查研究中要善于將發現的發展經驗和有效做法總結好、提煉好,以點帶面、串點成線,進而轉化為可推廣可復制的制度性成果,采取多樣形式廣泛宣傳,發揮先進典型的導向、示范和激勵作用,真正將調查研究總結的經驗運用到發展事業中去。
聚焦自我革命,跑出素質提升的加速度。工作作風實不實、工作效果好不好,人民群眾最有發言權,調查研究正是黨員干部檢視問題、改正不足的有力抓手。有些黨員干部在調研報告中對群眾的批評建議認識深刻,把整改措施寫的果斷有力,但是落實起來卻避實就虛、敷衍了事,不僅自己毫無進益,更會失信于群眾。敢于直面問題、勇于修正錯誤是我們黨的顯著特點和優勢。在調查研究時,面對群眾提出的批評建議,黨員干部要有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精神,敢于把自己擺進去,從基層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基礎性問題改起,工作作風向群眾的要求靠攏,工作態度向群眾的期待看齊,經常曬曬自己的整改成果,以此在調查研究中不斷提升個人的黨性修養和能力素質。
(連云港市連云區板橋街道徐文政,首發于交匯點新聞組工e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