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寒號鳥有這樣一則故事流傳甚廣:寒冷的冬夜,寒號鳥凍得直哆嗦,下決心第二天一定壘個暖暖的窩。可到了第二天,它卻忘記了前一晚的決心,趁著暖和冬日只顧玩耍。就這樣日復一日,得過且過。終于在一個特別寒冷的冬夜,寒號鳥被凍死了。這就告訴我們做任何時候都要杜絕懶散,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組織工作發(fā)生新變革,面臨新挑戰(zhàn),更加需要基層組織工作者主動作為,勇挑重擔。
履職盡責“勤為徑”,要根除“拖”字訣。有一句老話叫做:今日事今日畢,把今天的工作做得盡善盡美是為明天的工作做好準備的最佳方式。所謂笨鳥先飛,決定成敗的往往不是先天條件,而是靠后天努力。組織工作需要極好的文字駕馭能力,或長篇大論、或字斟句酌,外行人常常抓耳撓腮,不得其門。只有勤于動筆,廣閱書籍,善于思考,把自己變成博覽群書的“雜家”,逐步提高理論功底和文字水平,成為有真知灼見的“筆桿子”。
統(tǒng)籌兼顧“要躬行”,要盡早“干”起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去完成。組織工作包含基層組織建設、干部隊伍建設、人才隊伍建設等方方面面,既既高屋建瓴、統(tǒng)籌全局,又要著眼細節(jié)、小處著手,這就決定了新時代的組工工作者不能眼高手低、躊躇不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我們要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為群眾多做實事的實踐中去,才能不負祖國的栽培和群眾的期盼。
不忘初心“尋突破”,要找準“新”定位。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告誡全黨:“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fā)。”在我看來,組織工作的初心定位很簡單,是弄懂發(fā)展黨員流程后的小欣喜,是完成年終總結報告后的小激動,是解決黨員心中疙瘩后的小釋然,一項項工作的完成匯聚成了組織工作者最質樸的快樂。為人民群眾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共產黨人的初心,也是每一個組織工作者的初心,這份初心牢記在心頭,化成工作動力。
古人云: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寒號鳥心態(tài)的本質是“庸懶散慢拖”,得過且過,敷衍應付的心理。廣大組織工作者要著眼長遠,瞄準更高定位,樹立更高目標,形成“比學追趕超”的氛圍,沉下心態(tài)、俯下身子,做一盞明燈,指引著身邊更多人聚集到實現(xiàn)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來。
(南通市港閘區(qū)陳橋街道朱丹丹,首發(fā)于中國江蘇網組工e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