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身處偉大的新時代,年輕干部要牢記總書記的殷切囑托,始終保持對黨的忠誠心、對人民的感恩心、對事業的進取心、對法紀的敬畏心,堅守黨的初心,擔負黨的使命,在新時代的浪潮中站得更穩、走得更遠。
永葆對黨的忠誠心,做信念堅定的“明白人”。《忠經》有云:“君子盡忠,則盡其心;小人盡忠,則盡其力。盡力者,則止其身,盡心者,則洪于遠。”共產黨人的忠誠,是用血肉筑起的民族復興之墻,是紅軍兩萬五千里的漫漫征程,是開山島上永遠飄揚的五星紅旗,也是種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的“海水稻”。忠誠從來不是一句空談,而我們也從不缺少榜樣。年輕干部作為黨和國家事業的接班人,要把信念堅定、對黨忠誠放在第一位,把“四個自信”牢記在心,把“四個意識”落實于行,時刻站在講政治、顧大局的高度,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以信仰之魂錘煉忠誠品格。要自覺維護黨和國家的形象和榮譽,堅決同危害黨和國家的錯誤言行作堅決斗爭,面對歪風邪氣和不良思潮敢于亮劍,在黨愛黨、在黨護黨,以純凈之心詮釋忠誠本色。堅決服從黨的安排,發揚革命先烈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走好自己的“長征路”,不忘前人風骨,不負韶光芳華,正直樂觀、積極向上,以赤誠之愛傳遞忠誠溫度。
常懷對人民的感恩心,做心系群眾的“貼心人”。當“星辰大海”成為部分年輕人的追逐目標,當繁瑣復雜的基層事務讓年輕一代望而卻步時,我們可曾想過,脫離了人民群眾這片沃土,就會變成無根“浮萍”。“意莫高于愛民,行莫厚于樂民。”新時代的年輕干部,只有多走一走腳下的土地、多聽一聽百姓的心聲,那遙遠的“星辰大海”將會變得近在咫尺。不妨腳上多一點“泥土氣”,真正拋開面子、撲下身子,走百個村、訪千家戶、聽萬人言,了解掌握第一一手資料,切實把握民之所需、民之所盼。不妨身上多一些“煙火氣”,與群眾多交交心、多話話家常,聊一些百姓聽得懂的話、做一些百姓看得見的事,實現聯系服務群眾“零距離”。不妨心中多一片“肝膽氣”,常懷與群眾同心同德的情感,誠心誠意為群眾謀利益,時刻把群眾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以“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情懷保持同群眾的血肉聯系。
恒念對事業的進取心,做奮發有為的“接班人”。“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年輕干部是人們眼中的“潛力股”,是青年一代的優秀代表,肩承著新時代黨和人民賦予的重任。與當下佛系、喪文化所不同的是,年輕干部的精神面貌應是“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的意氣風發,是“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的砥礪奮進,是“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的精益求精。年輕干部固然有學歷上的優勢,但伴隨時代飛速前行,還是要有強烈的本領恐慌感和知識危機感,要廣泛學習各種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能,既讀“有字之書”,又學“無字之書”,實現從過得去到過得硬的質變。無奮斗不青春,作為改革發展的生力軍,年輕干部有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膽識,要敢想敢闖、敢做敢為,自覺摒棄浮躁情緒和惰性思想,不立志為官、不馳于空想,涵養自己的“墩苗精神”和“釘釘子精神”,凝神靜氣強本領、腳踏實地謀實事。
秉持對法紀的敬畏心,做律言律行的“規矩人”。深水之魚,毀于香餌。違紀違法的源頭往往是自我定力不夠,抵不住人情、經不起誘惑、耐不住寂寞。年輕干部涉世未深,根基淺薄,易受到“糖衣炮彈”的攻擊,從而在“蜜語甜言”中迷失自我。我們不能因為自己職位不高、權力不大就放松廉潔自律要求,不忘勤修內功,自覺加強修養,正心明道、固本清源,將增強法治意識、規矩意識當作一門必修課,將謹言慎行、慎獨慎微當作一道加分題,以過硬的政治素養和優良作風,經受住公與私、法與情、清與親的較量。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年輕干部的一言一行都備受關注,朝氣蓬勃固然是優勢,但年少輕狂、口無遮攔卻是大忌,要自覺養成按制度、按程序、按規矩辦事的好習慣,讓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成為高度自覺。
(沛縣縣委組織部袁琦,首發于交匯點新聞組工e評)